第二百八十一章 萧太后的复仇(3 / 5)

加入书签

夏可以为辽国挡刀了。

    萧得里底和韩昉心里很清楚,当年《澶渊之盟》是势均力敌的产物,后来赵俣同意跟耶律延禧议和,那是因为赵俣一心想要消灭西夏,不想节外生枝,如今宋强辽弱,赵俣已经消灭了所有后顾之忧,赵俣若想撕毁盟约,他们连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

    关键,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赵宋王朝不趁现在这个天赐良机消灭辽国,那更待何时?待辽国休养生息,卷土重来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幻想。

    辽国内忧外患,早已是风雨飘摇中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而赵宋王朝,正如日中天,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正是实现历代皇帝遗愿,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

    等辽国喘息过来,或是金国崛起到无法遏制的地步,赵宋王朝再想图谋霸业,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历史的车轮从不停歇,机遇总是稍纵即逝,对于赵俣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而言,他显然不会让这样的机会白白溜走。

    面对这样的局面,萧得里底和韩昉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寄希望于对赵俣十分了解的萧普贤女。

    萧普贤女也没跟萧得里底和韩昉藏着掖着,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我有上中下三策。”

    萧得里底赶紧请教:“请娘娘救我大辽!”

    萧普贤女说:“上策,割让燕地五州、平滦营三州及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榆关等地给我大宋,请我大宋全力支持你家平叛剿灭女真。”

    “这……”

    燕云地区是赵宋王朝历代想收回的战略要地,如果辽国主动归还,能极大地满足赵宋王朝的核心利益,有望打动赵宋王朝放弃联金灭辽,转而支持辽国对抗金国。借助赵宋王朝的兵力、粮草等资源,辽国能增强对抗金国的实力,缓解自身的军事压力。

    最不济,归还燕云给赵宋王朝,可以稳住赵宋王朝,使其没有借口参战助金国一臂之力,让辽国能集中精力应对金国,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死局,为自身争取喘息之机。

    对此时风雨飘摇的辽国来说,保住政权是首要目标。以燕云地区为代价,若能换来赵宋王朝的中立甚至合作,或许能延缓灭亡命运,哪怕是偏安一隅,也比彻底覆灭更有希望。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本质上是辽国在绝境下的无奈之举,燕云地区对辽国同样重要,失去燕云地区会严重削弱辽国的战略屏障和国力。

    但在生死存亡关头,这可能是换取生存机会的唯一筹码。

    因此,虽然萧普贤女的上策也没那么上,但萧得里底和韩昉觉得,这也不失为是一个解决辽国困境的办法。

    只是,但凡还有别的路可以走,没有人愿意走割地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