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萧太后的复仇(1 / 5)

加入书签

    …

    得知赵俣真有联金灭辽之意,萧得里底和韩昉顿时就傻眼了,连忙向萧普贤女问计。

    想当初,耶律延禧刚继位,从同样昏庸不已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手上接过来的辽国,虽然已经由盛转衰,但形势还远没有现在这么糟糕。

    关键那时辽国还有西夏这个盟友。

    就这样,辽国都打不过赵宋王朝。

    最后还是靠送三位契丹公主和一大堆女人(甚至是将耶律延禧的文妃萧瑟瑟和她腹中的女儿耶律余里衍以及耶律延禧的婶娘萧普贤女送给赵俣),又退回所有岁币、将燕云十一州还给赵宋王朝,辽国才勉强保住了江山社稷。

    现如今,辽国丢了燕云十一州和数千万岁币被赵宋王朝重创,又被耶律延禧这个昏君折腾了快十年,北方的女真还起兵反辽夺了东北的大片疆土包括辽国的四京之一的东京,而且辽国境内到处都是起义和叛乱,辽国的形势比十年前糟糕了十倍都不止。

    反观赵宋王朝这边,原来最能掣肘赵宋王朝的西夏已经被赵宋王朝给消灭了并消化了,一块被赵宋王朝消化了的还有青唐地区和燕云十一州,关键,随着赵俣的改革成功,赵宋王朝变得更富有、更强大了。

    此消彼长之下,单单是一个赵宋王朝,就能灭了辽国。

    更何况,赵宋王朝还有一个实力不弱的盟友金国?

    这要是让宋金两国真结上盟了,并且两国结盟的目标还是消灭辽国,辽国真是一点继存的机会都没有了。

    形势如此明显,即便是傻子都能看出来,辽国肯定得想方设法说服赵宋王朝放弃消灭辽国,最好能说服赵宋王朝支持辽国剿灭金国,不然辽国就完了,更何况萧得里底和韩昉又不是傻子,而是辽国的重臣和辽国的后起之秀。他们深知,辽国的命运已悬于一线,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可问题是,想说服赵宋王朝放弃消灭辽国,谈何容易?

    是。

    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只是在十年前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冲突,然后就又迅速恢复了和平,双方的贸易甚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可辽人十分清楚,在《澶渊之盟》发生之前,辽宋两国都想干掉对方完成大一统,解决自己最大的心腹大患。

    《澶渊之盟》之所以爆发,根源就在于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剑锋直指赵宋王朝的都城开封府。彼时辽国国力鼎盛,萧太后雄才大略,意图一举荡平中原,将赵宋王朝纳入辽国版图,彻底终结南北对峙的局面。

    然而,赵宋王朝虽在初期战事中节节败退,却在澶州一线稳住了阵脚。宋真宗在寇准等主战派大臣的力谏下御驾亲征,极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更关键的是,辽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