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赵俣有子初长成(3 / 4)

加入书签

nbsp;   和辽以存其势。遣使赴辽,重申旧盟,虽不必倾力助战,可赠粮帛以缓其急,晓以“唇亡齿寒”之理,促其振作。辽存则金辽必定互耗,皆不能图我大宋,我得从容备战。

    远金而不激其怒。金若再来约盟,可虚与委蛇,借口“边备未整”、“需议宗庙”,拖延时日,既不拒之过甚,亦不与之定约,以此逼辽主动还我燕地五州、平滦营三州,坐收渔翁之利也。

    接着,赵樘还很详细地介绍了东北这块宝地,重点说了其资源丰富,尤其是其黑土地,“一两土,二两油”,是最好的土地,比赵宋王朝的所有土地都好。

    最后,赵樘以天下之患,最在“贪”与“忽”收尾。

    他说:“贪辽地之虚名而联金,是招祸;忽金之威胁而疏备,是自毁。宋之利,在以静制动:守好自家门户,稳住将倾之辽,让金与辽相持不下。待其两败俱伤,或辽复振,或金内疲,我再相机而动,则退可保境安民、永固太平,进取东北,建不世之功、立万世之业也。”

    看完赵樘的策论,赵俣心中顿时就浮现出张纯那张精致的脸蛋,心道:“肯定是被这娘们压中题了!”

    赵樘就算再天才,也才十一岁,他是不可能凭自己的本事写出这样的策论的。

    关键还是“赵樘”的见识,他竟然以近似睁眼的视角断定了金国会崛起,辽国有灭亡之势。

    不能说,现在没有这样的苗头,但实际上,截止到目前为止,辽国只丢了一个东京,还有四京,以及广袤的疆土和近千万人口及上百万军队,而金国,目前还是只占领了东北部分地区,哪怕他们收编了熟女真,实际上的人口也就几十万,可战之军不足十万。

    从数字上来看,真的很难说,金国一定能蛇吞象灭掉辽国。

    这可能也是一众考官只给了赵樘一个探花的原因,不然,就凭他对东北如数家珍,以及他这篇明显有人“代笔”的策论,只怕就是点为状元,都是有可能的。

    至于张纯为什么能押中考题?

    这太简单了。

    张纯可是赵俣的心腹智囊,赵俣经常跟张纯聊时政,让张纯出谋划策。

    前几天,赵俣可是刚跟张纯聊过完颜阿骨打遣使来求册封一事。

    当时,张纯可没说多少。

    赵俣心想,‘原来是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她儿子,这娘们开始跟我玩心眼了啊。’

    赵俣放下赵樘的策论,都没提他的名字,更没给他任何评价。

    下面的考官见此,也不敢发问,只能等着赵俣接着往下看。

    第四名是赵佶。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