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达府污名诗,赠赵漕运使!(3 / 6)

加入书签

要求江行舟一首诗词而不得!

随便一首出县诗、达府诗,那可是要载入县文庙、府文庙,从此被本县本府文人世代瞻仰、学习,又岂是金银可以衡量!

至今整个江州府中,唯有薛国公府薛大小姐薛玲绮,有幸得江行舟赠一首传唱四方的《一剪梅月满西楼赠薛玲绮》——那可是达府级文章!

不知多少大家闺秀千金,心头羡慕到疯!

陆鸣喉结滚动,声音都发了颤:“江兄赠诗连薛太守、周院君,都无此待遇那赵淮也配他恐怕消受不起吧!”

“去了便知。”

江行舟大袖一挥,当先迈出院学院大门。

“走!”

“同去,同去!”

众秀才面面相觑,纷纷接踵跟随,忽觉这场赵府寿宴,怕是要载入江州的府志史册了。

赵府,在江州府的一条主街,繁华之地。

整条主街早已被朱红浸染。

一串串寿字灯笼高悬檐下,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将青石板路映得通红。

爆竹碎屑如红雪铺了满地,硝烟混着檀香,在街巷间氤氲不散。

“李家主到,恭祝赵老太爷福如东海——!”

门房,唱喏声此起彼伏。

江州十大世家的鎏金马车轧过红毯,精绣轿帘掀起,露出一张张半张张堆笑的脸。

漕运属官们着簇新官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

更有那四方豪商,捧着一抬抬的礼盒,盛满了各色南海珊瑚、西域美玉,额头沁着汗珠在府门前排成长龙。

“让让!给王举人让道!”

小厮的吆喝声中,一顶八人抬的墨绿轿稳稳落地。

轿帘未掀,

赵府大管家已匆忙带着十二名仆役迎在石阶下——这般阵仗,引得街边茶楼里看热闹的百姓啧啧称奇。

“瞧见没连江州盐帮的龙头王举人都来贺寿了!”

“那算甚么刚过去的是江州府织造局的沈大人!”

窃窃私语在周围的人群中蔓延。

谁不知道,今日能踏进赵府大门的,不是手握命脉的权贵,便是富甲一方的巨贾。

那朱漆大门每开合一次,就有小厮捧着礼单高声唱报,金玉碰撞之声隔着数里外都能听见。

几条街巷早已被看热闹的数万百姓挤得水泄不通。

妇人们踮着脚尖,孩童骑在父亲肩头,一双双眼睛里盛着艳羡的光。

“听说了么”

一个扎蓝头巾的汉子咂着嘴,“赵府光灶上就养着七十二位大厨,淮扬菜、鲁菜、巴蜀菜.各占一排灶台!”

旁边卖炊饼的老头儿忙不迭接话:“何止!我家侄子在戏班打杂,说府里搭了七座戏台,请了十几个戏班,要唱足十天十夜的连本戏!”

在街头的酒肆二楼,几个闲汉倚着雕栏杆指指点点。

但见赵府侧门处,挑夫们正扛着贴红封的酒坛鱼贯而入,那坛身上“绍兴”、“杏村”等各色金漆贴纸,在阳光下晃得人眼。

“快看!”

忽然有人惊呼。

众人齐刷刷望向码头方向。三艘扎着红绸的货船正缓缓靠岸,苦力们喊着号子往下搬东西——

南海的干鲍用红绸裹着,

蓟北塞外的熊掌盛在一口青铜冰鉴里,

更有整篓整篓的活蟹,吐着白沫。

“作孽哟”

一个老妪眼神茫然,喃喃道,“这些够我们一条巷子的小老百姓,吃半年了。”

“谁说不是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