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西川争夺战(29)(1 / 2)

加入书签

奏章写完,张承业又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呈给李倚过目。

李倚认真阅读,不时点头。这篇奏章文采斐然,既详述了战功,又突出了王建的罪状,还为各位将领请了功,最后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可谓面面俱到。

“好!”李倚拍案称赞,“承业果然文采过人。不过...”

他指着其中一段关于王建罪状的描述:“这里要再加强调。王建不仅勾结南诏,还纵容部下劫掠百姓,致使西川生灵涂炭。要让圣上和朝中诸公知道,我们讨伐王建,并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吊民伐罪,是正义之师。”

张承业立即修改,将王建的罪状写得更加详尽。

修改完毕,李倚又想到一事:“对了,将谢从本献上的信件抄录副本,随奏章一同送往长安。原件我们要妥善保管,这是定王建之罪的关键证据。”

“大王思虑周全。”张承业道,“有了这些信件,就算朝中有人想为王建开脱,也无从下手了。”

李倚冷笑:“杨复恭把持朝政,与我不和,必定会从中作梗。但这些白纸黑字的证据,看他如何颠倒黑白!”

张承业压低声音:“大王,杨复恭在朝中势力庞大,我们是否要...”

“不必。”李倚摆手,“如今我们手握重兵,又立下大功,杨复恭就算想为难,也要掂量掂量。况且...”

他走到帐前,望着长安方向:“圣上英明,必不会听信谗言。”

只不过两人明显是多虑了,此时的朝廷心思根本不在西川,反而是已经转移到了河东。

至于杨复恭,更是自身难保,王建早已被他忘到脑后。

张承业会意,不再多言。

李倚沉思片刻,又道:“奏章送出去后,我们要开始准备总攻临邛了。王建困守孤城,粮草虽能支撑半年,但军心必定动摇。特别是这些通敌信件的内容传开后,城内百姓和守军还能有多少战意?”

张承业眼睛一亮:“大王的意思是...”

“抄录一些信件的关键内容,用箭射入城中。”李倚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让城内百姓和守军都知道,他们为之卖命的,是个通敌卖国的小人!”

“妙计!”张承业抚掌称赞,“如此一来,守军军心必乱!”

计议已定,张承业立即着手准备派遣快马,将奏章和信件副本送往长安。而李倚则开始部署下一步的攻城计划。

望着远处巍峨的临邛城,李倚轻声道:“王建,你的末日到了。”

临邛城头,王建扶着垛口,望着城外连绵不绝的唐军营寨,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三个月了。被围困的这三个月,他眼看着城外的敌军增加,眼看着一座座营寨拔地而起,一道道壕沟挖掘成型。

“大帅,昨夜又逃了五人。”周庠走上城头,声音沙哑,“都是顺着绳索溜下城墙,想投奔敌军的。”

王建冷哼一声:“抓到几个?”

“只抓到一个,已经按军法处置了。”周庠叹了口气,“但恐怕...阻止不了其他人效仿。”

就在这时,几支箭矢从城外射来,钉在城楼的柱子上。箭杆上绑着书信。

“又来了。”王建厌恶地挥手,“烧掉,统统烧掉!”

然而已经晚了。几个守军士兵已经取下了书信,正在交头接耳地传阅。见王建看来,他们慌忙将书信藏起,假装继续巡逻。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二十次了。唐军每日都会向城中射来书信,有时是李倚伪造的朝廷诏书抄本,有时是其他州县投降的消息。

起初,王建还能以“敌军反间之计”来安抚军心。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被证实,军心已经开始动摇。

“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