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二章 西川争夺战(3)(1 / 2)
洪雅城下,战云密布。
杨崇本、邓元明、陈二牛在接到李倚的命令后,迅速整合了山行章与杨儒败退下来的残部,加上自身所率兵马,凑齐了一万多人。
他们严格按照李倚“大张旗鼓”的要求,浩浩荡荡地开到洪雅城外,旌旗招展,鼓噪声震天,扎下连绵营寨,摆出了一副不惜代价、誓要夺回洪雅的强攻姿态。
与此同时,李倚亲率的主力大军也做出了向丹棱方向移动,意图支援杨崇本部的态势。这一切,都给洪雅城内的南诏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洪雅城内,段海平与王嵯峰站在城头,望着城外军容鼎盛的唐军营垒,脸色都十分凝重。
“唐军来得太快了,而且看这架势,是动了真怒。”段海平抚着墙垛,眉头紧锁,“唐军主力也在向这边靠拢,情况不妙啊。”
王嵯峰则是闻言啐了一口:“怕他们干什么!我们有坚城可守,还有王建那边的骑兵在侧翼呼应!唐军敢来攻城,定叫他们碰得头破血流!”
段海平叹了口气:“王建的话,不可全信。他的骑兵是助力,也是隐患。当务之急,是坚守不出,消耗唐军锐气。
我已派人秘密前往雅州向王建求援,并请他务必确保侧翼骑兵能有效牵制唐军。”
为了稳住南诏军,王建不但回信请求段海平、王嵯峰务必坚守,同时不惜血本,从自己本就不宽裕的库存中调拨了一批粮草,秘密运往洪雅,以示支持。
在信中,他再次保证,王宗侃、王宗翰率领的三千精锐骑兵就潜伏在洪雅附近的山林中,如同暗处的毒蛇,随时可以给予唐军致命一击。
得到王建的粮草和保证,段海平心中稍安,更加坚定了据城固守的决心。王嵯峰虽然渴望出城厮杀,但在段海平的压制和王建的命令下,也只得暂时按捺住性子。
然而,城外的杨崇本部抵达洪雅后,却并未如段海平预料的那样立刻发动猛攻。他们选择在城外险要之处,依山傍水,扎下坚固的营垒,深挖壕沟,广设鹿砦,摆出了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从第二天开始,唐军阵营中便每日派出嗓门洪亮、精通蛮语的士兵,甚至是一些归降的蛮族头目,来到城下叫阵辱骂。
言语极尽污秽刻薄之能事,嘲笑南诏人是“无胆鼠辈”、“只敢龟缩城内的娘们”、“靠着王建施舍才能苟活”,甚至将王嵯峰等将领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段海平对此充耳不闻,严令各部不得出城,违令者斩。他深知这是唐军的激将法。
头三天,在王嵯峰的强力弹压下,城内的南诏军虽然气得哇哇乱叫,但总算没有闹出乱子。
但到了第四天,事情起了变化。
这天,轮到性情最为火爆的陈二牛亲自出马叫阵。他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马槊,来到弓箭射程的边缘,运足中气,声音如同炸雷般响彻城下:
“城里的南诏蛮子听着!尤其是那个叫什么王嵯峰的!听说你是什么狗屁第一勇士?我呸!某看你是第一缩头乌龟!
有种就滚出来跟我大战三百回合!没卵蛋的东西,只会在城里当缩头王八,等着王建狗贼来救吗?!你这样的废物,也配叫勇士?真是笑掉某的大牙!”
陈二牛骂得粗俗不堪,却极其有效地撩拨着南诏军,尤其是王嵯峰的神经。城头上的一些懂得汉语的南诏将领和士兵听得面红耳赤,怒目圆睁,纷纷看向王嵯峰。
即便是一些不懂汉语的南诏士兵,看见唐军阵营中传来的阵阵哄笑,也大概能明白对方那个将领骂的不是什么好话,也是个个面色铁青。
王嵯峰气得额头青筋暴跳,整张脸都扭曲了起来,他猛地一拳砸在城垛上,砖石粉末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