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八章 收缩包围(2 / 2)
软硬兼施,恩威并济。顺者,许以田宅官爵;逆者,籍没家产以充军资。必为大军筹措充足粮草,并斩断城内与地方豪强的最后一丝联系。”
“其四,”高仁厚最后道,“兵员补充。连日征战,各部均有减员。陈二牛将军。”
“末将在。”
“命你负责,于新附州县,招募骁勇之士,充入各军。严格筛选,妥善安置,以老带新,尽快形成战力。所需钱粮,与李长史协调。”
“末将明白!”
张承业此时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分量:“粮饷物资,某会行文周边各道,以朝廷监军之名,催促调运,以作补充。然重中之重,仍在蜀地本身。李长史,高将军,放手去做。”
战略已定,众人再无异议。
“如此,便分头行事!”李倚霍然起身,目光锐利,“高指挥使总督围城诸事,李长史负责外联后勤,陈将军负责募兵整训。本王要在这成都城外,铸起一道铜墙铁壁!倒要看看,他陈敬瑄、田令孜,还能在这孤城里,撑到几时!”
“遵命!”帐内众将齐声应喝,声震屋瓦。
会议结束后,整个联军大营如同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而有序地运转起来。
旌旗移动,营寨变迁。山行章、杨崇本部迅速开拔,奔赴指定的南门、东门外,选址立寨,一时间,成都四野,处处可见丈量土地、挖掘壕沟、竖立栅栏的士卒和征调来的民夫。
一队队骑兵斥候以成都为中心,向外辐射巡弋,勘测地形,选择烽火台和戍堡的位置。随后,大量的工程开始动工,尘土飞扬,号子声此起彼伏。五十里的防御圈,如同一道无形的巨箍,开始缓缓套向成都的脖颈。
陈二牛则在后方州县设立募兵点,优厚的条件和凤翔军的威名吸引了不少流民和当地青壮入伍,经过初步整训,陆续补充到围城各部。
高仁厚每日巡视各处工地和营寨,督促进度,检查防务。整个围城体系,在他的统筹下,以惊人的效率日渐完善。成都城外,壕沟纵横,营垒相连,烽燧相望,如同一张不断收紧的天罗地网。
相比起其他人的顺风顺水,李振这边则遭遇了一些问题。
在那日会议过后,他便轻车简从,带着文书和护卫,前往各州县。他拜访豪族,会见乡绅,或温言抚慰,或厉色警告,手段频出。
尽管如此,效果却有些不尽人意,虽有部分豪强愿意资助一些军需粮财,但大多数豪强仍是处于观望状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