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商盟夜宴(2 / 3)
粮饷发放吧?”
一位瘦削精干、主要经营布匹和盐业的姓沈的商人笑了笑,接口道:“刘掌柜多虑了。真定府仓储充足,暂存些粮草无妨。况且,此举亦是未雨绸缪,以备北边……呵呵,你懂的。倒是川蜀那边的茶马司,近来损耗似乎大了些,账目上怕是有些难做,还需度支司的同僚们多多通融才是。”
茶马司损耗!陈砚秋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一紧。这些人不仅知道漕粮改道,甚至连茶马司账目上的“损耗”都一清二楚!他们口中的“度支司同僚”,显然就是指那些被渗透的官员。
林振元此时也开口了,他捻着酒杯,慢悠悠地道:“通融自然是要通融的,规矩之内,行个方便,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只要账目做得‘漂亮’,些许损耗,也是情理之中。重要的是,西北那条线,不能断。”
西北那条线!陈砚秋几乎可以肯定,这指的就是通过边境藩部,向境外输送利益的隐秘渠道!而“账目做得漂亮”,分明就是指利用茶马司等机构的账目,来洗白和转移非法资金!
宴会的气氛越发微妙,众人言谈之间,对朝廷官员的任免、政策的动向、乃至边境的军情,都似乎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施加影响。他们谈论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时,语气平淡得如同在讨论一桩普通的生意,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自信和漠然。
陈砚秋感到一阵寒意。这个“四海盟”,绝不仅仅是商人联盟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政商结合的庞大利益集团的核心议事机构。林振元作为这个集团的重要成员,其能量和地位,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还要高。
他低下头,假装专注于品尝一道炙子骨头,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席间的酒器。那是成套的定窑白瓷酒杯,釉色温润,造型典雅。当侍者为他添酒时,他借着接过的动作,指尖迅速在杯底摩挲了一下。
果然!在光滑的瓷底中央,他摸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凸起的刻痕。他借着饮酒的动作,将杯底对准灯光,用眼角的余光瞥去——那是一个微缩的、线条流畅的图案,正是他曾见过的,“清河”组织的纹样!
这些掌控着巨大财富的商人,果然也与“清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就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外围执行者!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观察到那些侍从在传递消息或听从吩咐时,使用的手势极为隐蔽和特殊。比如,当林振元轻轻敲击桌面三下时,立刻有侍从无声地上前,为他更换了一道热菜;当那位朱员外将筷子横放在碗上时,便有侍从悄然退下,片刻后带回一张小纸条递给他。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实则是某种不为人知的暗号系统。这个四海盟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和通讯方式。
宴至中巡,气氛更加热烈。众人开始谈论起一些更具体、更敏感的商业操作,如何利用各地灾荒囤积居奇,如何通过操纵交子汇率牟取暴利,如何与边境将领合作,将一些违禁物资“夹带”出关……言语之露骨,计划之周密,让陈砚秋这个见识过官场黑暗的人,也感到触目惊心。
他坐在那里,脸上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晚辈谦逊和好奇的笑容,内心却如同被投入冰窖。他终于亲眼见到了这个利益集团是如何运作的——他们通过贿赂和控制官员,获取政策和信息优势;通过操控商贸,攫取巨额财富;再利用这些财富,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权力网络。科举,或许只是他们吸纳新鲜血液、控制文官系统的一个入口,他们的真正目标,是掌控整个帝国的经济命脉,甚至……影响国策,左右国运!
“砚秋。”林振元的声音将他从翻腾的思绪中拉回,“你觉得诸位掌柜所言如何?这经商之道,与为官之道,其实亦有相通之处,无非是洞察先机,善用资源,平衡各方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