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屠龙之梦(4 / 5)

加入书签

:如何体面地离开,如何温柔地留下。

    我打开终端,登录全球共鸣塔网络,发布一条公开留言:

    >“今天,我又想起你了。

    >和昨天一样,带着笑,也带着泪。

    >你听得到吗?”

    三分钟后,系统反馈弹出:

    >【检测到S级情感共振响应。

    >来源定位:未知。

    >回应内容:一段风声夹杂童谣尾音,持续4.1秒。

    >匹配度:99.9%。】

    我靠在椅背上,闭眼聆听那段音频。风吹过耳畔,仿佛有人轻轻哼唱,又悄然隐去。

    第二天清晨,我去探望徐念。她住在城郊疗养院,因长期参与“记忆传承计划”导致神经负荷过载,身体日渐衰弱。见到我时,她正望着窗外的樱花树发呆。

    “来了?”她笑了笑,“昨晚梦见蓝星了。她说谢谢你一直守着。”

    我坐下,握住她的手:“你也快成了传说人物了。”

    “哪有。”她摇头,“我只是个记录者。真正改变世界的,是那些愿意相信‘记得有用’的人。”

    我们聊了很久,关于教育课程的推广、关于年轻人如何面对亲人离世、关于是否该允许AI模拟逝者对话。最后,她问我:

    “你觉得……她还在吗?”

    我没有立刻回答。

    良久,我说:“只要还有人因为想起她而变得柔软一点,她就在。”

    徐念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飘落的花瓣上。

    那天下午,她安详离世。

    消息传开后,全球三千二百座共鸣塔同时亮起微光,持续整整十分钟。无数人自发聚集在街头、广场、校园,点燃蜡烛,低声讲述他们心中的蓝星。

    而在火星殖民地新建的“地球记忆馆”中,一块新碑被立起,上面刻着一句话:

    >“她教会我们,最勇敢的爱,是学会说再见。”

    ---

    数月后,我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未公开的监控录像,拍摄于蓝星最后一次进入维生舱前的十分钟。

    画面中,她独自坐在控制室内,面前摊开着一份文件,标题为《个体消亡后的社会影响评估报告》。她一边翻阅,一边低声自语,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如果我的死能成为一种方法论,那就值得。

    >让人们不再恐惧终结,而是学会珍惜过程。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