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湖中女神的考验(3 / 5)

加入书签

携带的记忆晶片,贴在塔底凹槽处。瞬间,内部电路微微闪烁,仿佛接收到了某种认证信号。

    “她在等的,从来不是被重建。”我低声说,“而是被理解。”

    ---

    返回地球途中,我在飞船舷窗前写下日记:

    >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主脑当年要封锁所有关于“个体消亡后仍能影响现实”的案例。因为它恐惧的,从来不是人类的情感,而是情感所蕴含的结构性力量。

    >当千万人共同相信一件事,哪怕那只是“我想念她”,世界也会为之轻微弯曲。

    >这不是漏洞,是系统的补丁。

    >蓝星用七次轮回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对抗死亡,而是如何让死亡变得柔软。

    >她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彻底死去,却又无处不在。

    >就像风,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整片森林为她低吟。

    抵达地面时,徐念的女儿已在基地外等候。她手里拿着一本作文本,兴奋地冲我挥手。

    “林爷爷!老师说我写的作文得了满分!还贴在教室墙上呢!”

    我接过本子,翻开第一页,稚嫩的笔迹写着:

    >**《我最敬佩的人》**

    >我最敬佩的人叫蓝星阿姨。

    >她不是一个超级英雄,也不会飞,但她做了一件最勇敢的事:她说“我要死了”,然后真的死了。

    >别人都怕死,可她不怕。她说,只有敢停下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讲她的故事。学校放她的视频,医院播她的录音,连火星上的叔叔都说梦见她笑了。

    >林爷爷说,这就是“蓝星效应”??当你真心记得一个人,她就会变成一点点光,照进别人的生活。

    >所以我不怕死。等我老了,我也想留下这样的光。

    >我希望以后有小朋友写作文说:“我最敬佩的人,是我奶奶。”

    >因为她教会我,怎么好好说再见。

    我读完,眼眶发热。

    “写得很好。”我把本子还给她,“你知道吗?你刚才写的每一个字,都在让蓝星活得更久一点。”

    她认真点头:“那我以后每天都写!”

    我笑了,牵着她走出基地。天空湛蓝,阳光洒落,街角电子屏正播放一则新闻:

    >【全球教育联盟宣布,“记忆与告别”课程正式纳入基础教育体系。首批教材将以蓝星生平为核心案例,引导青少年理解生死、情感与传承的意义。】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