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千万脏银,抚蒙制奴(2 / 9)
p> “必须查!”
杨涟的声音陡然提高。
“这些赃物,是陛下的钱,是朝廷的军饷,是辽东军户的救命钱,岂能让
告诉锦衣卫,把参与抄家的兵卒、吏员都查一遍,但凡有私藏赃物的,一律按同罪论处!”
杨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目光又落在那迭地契上。
他忽然想起为什么抄不出这么多钱财出来了。
从抄家孙得功便可窥得猫腻。
孙得功府中有十六个小妾,每个小妾都有单独的院落,院里的摆件全是金玉做的,连丫鬟穿的衣服都是绫罗绸缎。
这些白的银子,本该用来给士卒买冬衣、买兵器,却被这些蠹虫用来享乐、糟蹋。
想到那些因为没粮饿死的军户,杨涟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
“若是没有被其挥霍,说不定,这抄得的钱财数目,将会更多!
不过,六百八十万两,也是个天文数字。”
杨涟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已经十分冷静了。
他拿起那本账册,对亲卫道:
“把这些账目整理好,快马送往京城,呈给陛下看。
让陛下知道,辽东的贪腐有多严重,也让天下人知道,这些蛀虫是如何啃食大明的根基的!”
随后几日。
抄家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杨涟的脚步已迈向广宁军政改革的深处。
他从随行军中抽调十余名兵部吏员,又从锦衣卫中择取熟悉军籍的校尉,组成了一支临时勘核队,直奔广宁卫的军籍库房。
那里堆着近十年的兵册、粮册。
“按册点验,一人一籍,不得有半分虚漏!”
杨涟站在库房门口,对着勘核队沉声吩咐。
吏员们当即搬出木箱,将兵册摊在临时搭起的长案上,一页页核对姓名、年龄、籍贯。
另一边,校尉们则带着兵册前往各营,逐个点验士卒。
有的士卒名册上写着“年二十五,能拉强弓”,到了营中却见是个年近半百的老兵,连两石弓都拉不满。
有的名册上列着“步兵五十人”,营中却只站着二十来个面黄肌瘦的兵卒,一问才知其余三十人都是“挂名”的空额。
这般忙碌了近半个月,勘核结果送到杨涟面前。
见到这结果,连见惯了贪腐的他都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广宁在册兵卒号称三万,实际核查下来,能战的士卒不过一万八千,足足四成都是虚冒的名额!
“每年朝廷拨给广宁的军饷近两百万两,按三万兵额发放,可实际只用养一万八千人,这中间近八十万两,全被这些将领吞进了肚子里!”
杨涟将勘核册重重拍在案上,声音里满是怒火。
他走到舆图前,忽然冷笑一声:
“难怪辽东总是打不了胜仗,难怪去岁熊经略要直捣赫图阿拉、剿灭建奴的时候,这些人拼了命地阻止。能不阻止吗”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账册上的数字,语气带着几分嘲讽。
“一年从大明国库吸血四五百万两,再借着走私人参、貂皮,通蒙古、通建奴,又是一笔横财,这可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辽东太平了,朝廷不用再拨这么多军饷,他们的财路不就断了
这些蛀虫,巴不得辽东乱下去,好让他们继续中饱私囊!”
杨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
此刻。
愤怒无用,唯有革除弊政,才能让辽东重焕生机。
他当即说道:
“即刻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