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掠朝北返,三面受敌(1 / 7)

加入书签

第374章 掠朝北返,三面受敌

时间已经是到了天启元年十月下旬。

凛冬已彻底笼罩大地。

鸭绿江以南的朝鲜半岛,虽无辽东那般极致酷寒,却也寒风刺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铅灰色的天空中不时飘下细碎的雪粒,落在人身上瞬间便化作冰冷的雪水,顺着甲胄缝隙钻进衣内,冻得人牙关打颤。

汉城城外,八旗大军的营帐连绵数十里,黑色的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如同蛰伏的巨兽,死死盯着前方这座朝鲜都城。

黄台吉勒马立于高坡,身披厚重的黑狐裘,目光扫过城下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眉头微蹙。

即便八旗子弟早已适应辽东的严寒,可此番渡江南征,一路跋涉,仍有不少人倒在风雪中,冻死者、冻伤截肢者加起来,竟已五百人。

“贝勒爷,汉城守军仍在顽抗,是否要下令强攻”

身旁的将领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黄台吉缓缓摇头,目光落在汉城高耸的城墙的上。

这座城池不仅墙高池深,更有朝鲜军民拼死坚守,半个月来,八旗大军几次试探性攻城,都被城上的弓箭与滚木逼退,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不急。”

他声音低沉,带着几分胸有成竹的冷静。

“汉城虽固,却已是孤城,且……今夜便会有结果。”

他抬手望向鸭绿江方向,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一个月前。

彼时,他率领三万八旗大军,趁着朝鲜不备,悄然渡过鸭绿江,首攻义州。

义州府尹李莞是抗倭名将李舜臣的侄子,虽有忠勇之心,却对建奴的突袭毫无防备,直到八旗士兵登上城墙,才仓促组织抵抗。

次日清晨,义州城破,李莞被俘后宁死不降,最终被磔杀于城门之上。

而城中数万军民,无论老幼妇孺,都未能逃过一劫。

黄台吉下令屠城,便是要以血腥震慑朝鲜,让后续诸城不敢再轻易抵抗。

果不其然,义州的惨状传遍朝鲜,八旗大军一路南下,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黄州、平山诸城望风而降,即便有零星抵抗,也很快被镇压。

直到兵临汉城,才遇到了真正的阻碍。

可这份阻碍,也早已因朝鲜国王李珲的出逃,变得摇摇欲坠。

“朝鲜国王李珲……”

黄台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语气中满是不屑。

他早已得知,在他大军抵达汉城前,李珲便带着妃子、重要文件与宗社神主,仓皇逃往江华岛。

又让世子南下全州,搞出“分朝”的名堂,还向全国颁布了所谓的“哀痛教”(罪己诏),看似忏悔自责,实则不过是为了逃避责任。

即便台谏官员联合上疏,恳请国王留在汉城、亲自督战,也被李珲驳回。

如此怯懦的君主,如何能守住家国

“贝勒爷,内应那边传来消息,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一名斥候策马奔来,低声禀报。

黄台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抬手下令:“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待城中火起,即刻攻城!”

“遵令!”

将领们齐声应下,转身去传达命令。

八旗士兵们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目光紧紧盯着汉城的城门,虽然寒风依旧刺骨,却没人再抱怨。

今夜过后,汉城便会被攻破,他们可以尽情劫掠一日一夜!

而朝鲜的抵抗,也将彻底瓦解。

此刻的汉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