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授命专征,将启大战(月票800加更!(2 / 3)

加入书签

“白杆兵千总赵二河——阵亡!”

队列里走出一个身着孝服的少年,看模样不过十五六岁,是赵二河的长子。

他捧着父亲的牌位,肩膀微微颤抖,却强忍着没哭出声。

“抚恤白银五百两,荫一子入锦衣卫,授试百户虚衔,赏布十匹、粮千斤!”

少年双手接过赏物,对着高台上的王承恩重重磕了三个头,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砸在冰冷的石板上:“家父……家父虽死,亦感陛下圣恩!”

王承恩别过脸,轻轻叹了口气。

他挥了挥手,示意继续发赏,目光却落在那些白杆兵身上。

这些来自四川的子弟兵,用血肉之躯换来了封赏,也换来了辽东的喘息之机。

不过,这赏银再厚,终究换不回那些逝去的生命。

唱名继续,发赏也继续。

众人的声音穿透校场的喧嚣,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白杆兵哨长李永年,赏银五十两、粮五十斤!”

“辽镇军卒王柱子,阵亡,其弟王栓子代领抚恤银十两、免赋文书一份!”

随着一声声唱喏,校场上的军卒们排着队上前领赏。

有的身形矫健、甲胄带伤,显然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勇士。

有的缺了胳膊少了腿,拄着木杖一步步挪到案前,空荡的袖管在风里飘得让人眼酸。

还有些妇人、少年挤在队列里,手里捧着亲人的灵牌,那是替阵亡的父兄、丈夫来领抚恤的。

当沉甸甸的银锭握在手里,当印着官府朱红大印的免赋文书揣进怀中,当那些鲜艳的绸缎、成袋的粮草被清点清楚,校场上渐渐响起压抑的啜泣声。

一个独臂的老兵摩挲着银锭上的纹路,忽然老泪。

他当兵三十年,从南征打到北战,从未见过如此厚实的封赏,更没见过朝廷对阵亡弟兄的家人这般体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这声呼喊便像野火般蔓延开来。

领赏的军卒们齐刷刷地跪伏在地,缺胳膊的用仅剩的手撑着地面,带伤的忍着痛挺直脊梁,连那些妇孺都抱着灵牌重重叩首。

“陛下万岁”的呼喊声震得校场的旗帜猎猎作响,穿透沈阳城的街巷,越过浑河的水面,在辽东的天地间久久回荡,仿佛要让北京城的帝王都听见这份赤诚。

这一刻,整个沈阳城的军心都像被无形的线紧紧拧在了一起。

那些曾经因军饷拖欠而有过怨言的兵卒,那些因出身低微而觉得前途渺茫的将士,此刻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

跟着这样的陛下打仗,值了!

皇帝的威望,就在这一声声“万岁”中,如同春日的草木般疯长,深深扎根在每个辽东军民的心里。

若是此刻有人敢在沈阳城里说一句皇帝的坏话,说他是暴君、是昏君,怕是不等官府出手,这些刚领了赏的军卒就会抄起家伙围上去。

谁踏马的敢说陛下是昏君

陛下是千古第一明君!

这等爱民如子,爱军如子的皇帝,能不是明君

熊廷弼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校场。

领赏的队伍虽长,却井然有序,军卒们即便激动得红了眼眶,也没人喧哗插队,连妇孺都规规矩矩地跟在队列后。

他紧绷的嘴角终于松了些,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大半。

赏罚分明,军心自稳,看来辽东的底子,终究是立住了。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王承恩,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笑容里带着几分郑重:“天使,此处人多眼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