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十年计划(2 / 4)
4 亿人民全员注射计算,最多需要 140 个月,也就是不到 12 年,完全能在十年计划内完成。而且我们还在规划第四条生产线,预计明年年初就能投产,到时候还能提前完成注射目标。”
李龙成将军突然开口,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目光锐利如鹰:“苏博士,原料供应能跟得上生产线的速度吗?灵脉草的种植周期、星核矿石的开采效率,这些都得算清楚。另外,未来军队肯定要扩编,而且随着寿命延长,人口自然增长也会加快,万一出现原料短缺,怎么办?”
“这一点我们早就考虑到了,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 苏睿调出曙光大陆的资源分布图,绿色光点密密麻麻地覆盖在地图上,“灵脉草在曙光大陆的适应性极强,不需要复杂的培育条件,我们已经在西郊河流两岸开辟了 10 万亩种植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配合灵脉泉水灌溉,一个月就能收获一茬,产量是蓝星传统种植的 30 倍。现在种植园里的灵脉草,光是库存就够生产线用 5 年,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她手指指向地图北郊的位置,那里的光点格外密集:“至于星核矿石,北郊的矿场初步探测储量就有 5000 万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能满足 50 年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上个月我们的勘探机器人在东郊黑森林边缘,又发现了一处更大的星核矿脉,储量预计是北郊的三倍,现在正在制定开采计划,明年就能投入使用。就算未来人口增长到 20 亿,原料也完全够支撑。”
话题自然转到粮食供应上,农业部门的王部长接过话茬,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他拿起平板电脑,调出农田的实时画面:“各位,其实早在五年前,苏博士的团队就帮我们培育出了适应曙光大陆环境的粮食作物。就拿水稻来说,这里每天的光照时间比蓝星多 4 个小时,土壤里的有机质含量是蓝星黑土地的 3 倍,再加上用灵脉草提取的有机肥料,水稻的生长周期从蓝星的 3 个月缩短到了 1 个月,亩产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5000 公斤,是蓝星高产水稻的 50 倍!”
全息投影上,一望无际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稻穗饱满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机械臂精准地收割、脱粒,机器人将装袋的稻谷搬上运输车,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浪费。“我们现在的粮食储备已经达到了 1.2 万亿公斤,按照 14 亿人每人每天消耗 1 公斤粮食计算,足够供应 10 年还有富余。而且我们还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下个月就要在东郊开辟 20 万亩新农田,专门种植小麦和玉米,未来就算人口增长到 20 亿,粮食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 —— 甚至还能发展畜牧业,让大家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肉蛋奶。”
“畜牧业?这个想法好!” 工业部门的赵部长突然插话,他放下手中的钢笔,“我们工业部门可以配合农业部门,建设现代化的畜牧场,用人工智能调控温度、饲料,提高养殖效率。而且还能配套建设肉类加工厂,实现从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既保证食品安全,又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龙首听得频频点头,手指在黑曜石桌面上轻轻敲击,留下淡淡的印记:“粮食和药剂是十年计划的基础,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能安心推进其他规划。李将军,军队方面有什么想法?现在 200 万军队已经完成布防,但长远来看,还需要更强的防御力量。”
李龙成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调出军事规划图 —— 炎黄城周边的防御工事、军队部署位置、武器装备分布清晰可见:“龙首,目前 200 万军队已经完成五个安置点的布防,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十年计划内,我们要将军队规模扩编到 500 万,同时组建太空部队,研发星际战舰。苏博士的团队已经在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