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不懂审讯的武田羽依(3 / 6)

加入书签

0的声音,稚嫩却坚定:

    “小满,如果你听见这个,说明花开了吧?告诉它们,我很喜欢春天。”

    小满跪倒在地,双手紧握键盘边缘,泪水无声滑落。她终于懂了那句“替我抱一抱这个世界”是什么意思。那不是请求,是托付;不是告别,是传承。

    当天下午,他们决定不关闭这台主机。相反,林若设计了一个开源接口,允许任何人通过安全通道上传自己的真实记忆。它不再属于政府、企业或组织,而成为一个流动的公共记忆池。人们开始自发前来,有人讲述童年被遗弃的经历,有人分享爱人离世时未能说出口的告白,还有一个老人录下他亡妻做的菜谱口述,说:“我不想让她只活在我的梦里。”

    一个月后,“记忆之家”北区分部正式成立。小满虽未挂职,却是实际上的精神领袖。她依旧每天开店,煎蛋、煮粥、听客人讲故事。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专程赶来,只为把一封信、一张照片、一段录音交给她,请她代为存入那个地下服务器。

    某日黄昏,一位残疾老兵拄拐而来。他右腿截肢,左眼戴着黑色眼罩,进门时动作迟缓,却挺直脊背。他点了一份煎蛋,吃完后从怀中掏出一枚锈迹斑斑的军徽。

    “这是我战友的。”他说,“我们在‘清道夫’围剿战中失散。他们说他是叛徒,因为他偷偷保存了一盒录音带,里面全是平民临终前的遗言。后来我才知道,那不是叛国,是救人。他在用声音对抗遗忘。”

    小满静静听着。

    老兵继续道:“三年前,我找到了那盒带子。播放时才发现,最后一段是他自己的声音。他说:‘如果有人听到这段,请替我去看看极光。告诉我妈,我没有丢脸。’”

    他抬起头,眼中含泪:“我能把这枚徽章放进去吗?放进你们的那个系统?”

    小满接过,郑重点头:“当然可以。它值得被记住。”

    当晚,她亲自将数据录入。当军徽扫描完成,屏幕上竟自动生成一幅图像:星空下,两名士兵并肩站立,仰望极光,其中一人举起右手敬礼。下方文字缓缓浮现:

    **“英雄无需加冕,只需有人记得他曾抬头。”**

    类似的故事越来越多。有人送来战争年代的情书,有人寄来父母离婚当晚写下的日记,甚至有个小女孩带来她养死的小鸟标本,附言:“它叫啾啾,它陪我度过爸爸离开的日子。”

    就在这一切看似走向平静之时,异象再起。

    某个深夜,全球多个城市的“记忆之家”同步收到一封匿名邮件,标题只有两个字:**警告**。

    内容如下:

    >“心灵共同体正在异化。

    >最近三个月,已有十七个国家秘密通过《情感稳定性法案》,授权政府对‘高风险情绪表达’进行干预。

    >北美联合体已试点‘共情调节课程’,强制学生观看‘积极记忆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