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韦郎卸甲忆旧岁,烟火人间最心安(2 / 3)

加入书签

他从怀里掏出飞针,捏在手里,冷声道:“刘三,别给脸不要脸!这些孩子都是没爹没妈的可怜人,你要是敢动他们一根手指头,俺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刘三见他气势汹汹,心里有些发怵,可还是硬着头皮冲了上来。韦小宝侧身躲开,反手甩出一枚飞针,精准地射中刘三的手腕,木棍“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其他地痞见首领被制服,顿时慌了神,转身就想跑,却被赶来的丐帮弟子拦住——原来是陈文瀚怕韦小宝出事,特意派了弟子暗中保护。

“以后再敢来城西闹事,就不是扎针这么简单了。”韦小宝走上前,捡起木棍,折断后扔在地上。刘三捂着手腕,连滚带爬地跑了,再也不敢来捣乱。

孩子们见韦小宝赢了,纷纷围上来,兴奋地喊着“韦大哥”“韦大哥”,声音清脆,在巷子里回荡。韦小宝愣了愣,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好久没人这么喊他了,这种熟悉的感觉,比当年在扬州城当大哥时还要温暖。

“韦大哥,你以后还会来吗?”狗蛋拉着他的衣角,小声问。

“来!当然来!”韦小宝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俺不仅会来,还会让你们有饭吃,有书读,再也不用受别人欺负!”

从那以后,韦小宝更忙了。他不仅照顾城西的孩子们,还联络通和集市的商贩,让他们给贫民窟的流民提供活计——西域商队需要人搬运货物,江南茶商需要人晾晒茶叶,船坞需要人打磨木料,流民们有了活干,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陈文瀚也时常来城西看看,看到巷子里的垃圾被清理干净,孩子们在棚子里读书写字,流民们忙着干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来,你这个‘大哥’当得很称职。”他递给韦小宝一件新做的粗布衣裳,“最近天热,换件凉快的。”

韦小宝接过衣裳,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俺刚开始还怕搞砸,没想到这么顺利。以前在扬州当大哥,就知道抢粮护摊,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大哥,是能让身边的人过上好日子。”

一日午后,韦小宝带着孩子们在巷口做糖画。他握着糖画勺,在青石板上飞快地勾勒,很快就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递给狗蛋。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要这要那,热闹得很。张阿婆提着一篮馒头走来,笑着说:“韦小子,你现在可是城西的大好人,比当年在扬州城出息多了!”

韦小宝挠了挠头,笑得一脸灿烂:“俺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事。其实俺现在觉得,当不当大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看着这些孩子开开心心的,流民们能有饭吃、有活干,这样的日子,比啥都强。”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巷子里,给土坯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孩子们拿着糖画,在巷子里奔跑打闹;流民们收工回家,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张阿婆坐在巷口,一边择菜一边哼着小曲。韦小宝靠在墙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安宁——他终于明白,当年在扬州城追求的“大哥”名头,不过是一时的意气;如今在平阳府,用自己的本事守护这些平凡的烟火人间,才是真正的踏实与心安。

“韦大哥,该吃晚饭了!”狗蛋拿着一个热乎乎的馒头,跑到他身边。

韦小宝接过馒头,咬了一大口,香甜的滋味在嘴里蔓延开来。他望着远处护民所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激——若不是陈文瀚,若不是平阳府的这些朋友,他或许永远都不知道,人生还有这样一种活法,一种比当“大哥”更有意义的活法。

月光升起时,城西的巷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蝉鸣,与远处通和集市的热闹声交织在一起。韦小宝坐在棚子旁,给孩子们讲着当年在扬州城的趣事,讲着在平阳府跟着陈文瀚抗击倭寇、开通商路的经历。孩子们听得入迷,眼睛里满是崇拜的光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