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琵琶催旧梦风沙忆长安(2 / 3)

加入书签

韦小宝则拿着干粮,挨个儿分给孩子,还掏出糖果逗他们笑。

一个小男孩接过糖果,怯生生地递给月牙姑娘,月牙姑娘接过糖果,剥开糖纸喂给男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傍晚时分,周文斌带着后续粮草与御寒衣物赶到。

流民们分到棉衣与热粥,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鸠摩罗什与陈文瀚坐在篝火旁,商议后续安置计划——在边境开设临时安置点,教流民种植耐寒作物,待雪灾过后,再护送他们返回大漠。

“其实,西域与中原本就是一家。”

鸠摩罗什望着篝火,轻声道,“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那时中原的丝绸、茶叶,西域的葡萄、玉石,源源不断地在这条路上流通,百姓们安居乐业,从没有过冲突。

只是后来战乱不断,才让两地渐渐疏远。”

月牙姑娘抱着琵琶,坐在篝火旁,轻轻弹起一新的曲子。

“这是我祖父教我的《长安乐》,”

她轻声说,“祖父年轻时去过长安,说那里的城郭比大漠的雪山还壮阔,那里的花比西域的玫瑰还娇艳。

他说,有朝一日,一定要再去长安看看。”

陈文瀚闻言,心中一动。

他想起古籍中记载的丝绸之路,想起平阳府刚落幕的通商集市,突然有了个念头:“或许,我们可以重建丝绸之路的支线,让西域的流民既能留在中原谋生,也能与家乡保持联系。

这样,不仅能解决流民问题,还能促进两地的交流与和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鸠摩罗什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

若能重建商路,西域的皮毛、香料能运往中原,中原的粮食、衣物也能运往西域,百姓们有了活路,自然不会再生冲突。”

接下来的几日,众人忙着搭建安置点,教授流民种植技巧。

卡文迪教流民用西域的羊毛编织御寒衣物,李存义则教他们基础的防身术,以防野兽袭击。

韦小宝则带着流民中的年轻人,在安置点周围挖掘水井,还开玩笑说:“以后咱们这里,既有中原的庄稼,又有西域的羊毛,比长安还热闹!”

一日午后,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

众人警觉起来,却见是血刀王带着几名兰卡部落的领赶来。

“陈帮主,听说你们在安置流民,特来看看。”

血刀王翻身下马,语气诚恳,“之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如今雪灾当头,咱们理应携手互助,共渡难关。”

陈文瀚笑着点头,邀请血刀王参观安置点。

看到流民们有序地领取物资、学习技能,血刀王感慨道:“以前我总以为,只有武力才能征服天下,如今才明白,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强者。

以后兰卡部落愿意配合你们,共同守护边境的和平。”

当晚,安置点的篝火旁热闹非凡。

流民们唱起西域的歌谣,丐帮弟子们则打起中原的拳法,血刀王甚至亲自表演了兰卡部落的弯刀舞,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月牙姑娘弹起琵琶,鸠摩罗什轻声和唱,歌词里唱的是长安的繁华,是大漠的辽阔,是两地百姓对和平的向往。

陈文瀚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

他想起出前平阳府的薄霜,想起流民们最初的绝望,想起如今的欢声笑语,突然明白:所谓的守护,不只是抵御外敌,更是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百姓,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在和平中共享繁荣。

几日后,陈文瀚带着队伍返回平阳府。

临走时,流民们纷纷前来送行,有的捧着晒干的西域草药,有的拿着编织的羊毛毯,还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