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东厂改革下(2 / 3)
主,沙俄图谋不轨,我们需在京城加强对外国使节和传教士的监视,同时提醒皇上加强东北边防。”
韦小宝点头称是:“苏姑娘说得对。
我们马上行动,绝不能让沙俄得逞。”
在韦小宝与苏荃的紧密配合下,锦衣卫的情报网络在西北逐渐铺开。
探子们陆续回情报,显示蒙古部分部落受沙俄挑唆,蠢蠢欲动,但主力尚未集结,仍有周旋余地。
韦小宝得报后,立刻向康熙汇报:“皇上,西北虽有隐忧,但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臣建议,一面由锦衣卫继续加强情报收集,另一面调集绿营军和八旗精锐至西北,形成威慑。”
康熙听后,龙颜大悦:“小桂子,苏荃,你们办事朕放心。
传朕旨意,按你们的建议行事。”
随着清军精锐悄然开拔至西北,沙俄与蒙古部落的异动受到极大震慑。
同时,锦衣卫的情报显示,沙俄因准备不足,短期内难以大规模进犯。
韦小宝与苏荃并未松懈,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韦小宝对苏荃道:“苏姑娘,我们还得未雨绸缪。
建议皇上加强与准噶尔部等西北势力的外交,分化瓦解敌对势力。”
苏荃点头:“同时,我们锦衣卫可在边疆建立据点,培养当地的情报人员,形成一张永久的情报网。”
康熙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大清西北边疆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在处理边疆危机的同时,韦小宝与苏荃也注意到,锦衣卫的改革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需巩固。
韦小宝对苏荃道:“苏姑娘,如今外部压力暂减,我们得趁机完善锦衣卫的各项制度,确保其长治久安。”
苏荃道:“我正有此意。
我们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优化人员考核机制,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其二,加强内部培训,尤其是对新成员的忠诚教育;其三,推动锦衣卫与其他机构如刑部、兵部的协作,形成合力。”
韦小宝拍手称好:“苏姑娘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我们这就着手实施。”
在随后的日子里,锦衣卫的内部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涵盖情报收集、刑狱审讯、巡防效率等多个维度;同时,设立锦衣卫学堂,定期邀请朝廷重臣和知名学者授课,强化成员的忠诚度和业务能力。
锦衣卫的学堂内,韦小宝亲自为学员们授课。
他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解情报工作的重要性:“记住,我们锦衣卫是大清的耳目和利刃。
情报不准,就会误国误民。
每一次情报的获取,都可能关乎千万人的生死。”
学员们听后,深受触动,学习热情高涨。
苏荃也不定期抽查培训效果,确保教学质量。
经过数月的辛勤耕耘,锦衣卫逐渐成为大清最精锐、最高效的皇家护卫机构。
他们不仅在边疆危机中立下汗马功劳,还通过内部建设,奠定了长远展的基础。
康熙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一日,他特地在太和殿设宴,表彰锦衣卫的功绩。
宴会上,康熙举杯道:“韦小宝、苏荃,你们带领锦衣卫,为大清的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朕赐给你们‘忠勇卫国’的匾额,以彰其功。”
韦小宝与苏荃跪地谢恩:“谢皇上隆恩!
奴才(臣女)必当再接再厉,为大清社稷保驾护航。”
宴毕,韦小宝与苏荃回到锦衣卫指挥使司,望着高悬的“忠勇卫国”
匾额,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他们知道,锦衣卫的改革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忠心为国,定能克服一切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