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商路连四海,侠义传九州(2 / 3)
小心掉进水里,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却也让原本略显紧张的培训氛围轻松了不少。
一日午后,陈文瀚正在船坞查看新船的建造进度,苏婉卿突然带着几名江南水勇赶来。“文瀚,听说你们要开通跨洋商路,我特意带来了江南最好的船医与航海图谱。”她递过一本泛黄的图谱,“这是我父亲当年绘制的南洋航线图,上面标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避风港,或许能帮上忙。”
江南水勇的首领也上前说道:“我们常年在江南沿海巡逻,熟悉海上作战与防海盗的技巧,愿意加入商队,负责商路的安全护卫。”
陈文瀚握着苏婉卿的手,心中满是感激:“有你们的帮助,跨洋商路的开通就更有把握了。等商队出发时,咱们一起登上船头,看看远方的大海。”
苏婉卿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正在建造的三桅帆船上,眼中满是期待:“我一直想看看南洋的大海,看看那里的岛屿与风土人情,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桅帆船渐渐完工,水手培训也接近尾声。赛义德与阿加莎带来的波斯玉石、南洋胡椒已堆满了通和集市的仓库,中原的丝绸、瓷器也已打包完毕,只待吉日,便能扬帆起航。
出发当日,平阳府的港口人山人海。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有的手持彩带,有的燃放鞭炮,有的还为水手们送上亲手缝制的平安符。陈文瀚、苏婉卿、伊思玛仪、赛义德、阿加莎、马塔罗森、卡文迪等人站在船头,望着岸边的人群,心中满是激动。
“起锚!扬帆!”随着船长的一声令下,三桅帆船缓缓驶离港口,岸上的欢呼声与祝福声此起彼伏,渐渐被海风带走。陈文瀚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中思绪万千。从平阳府的疫灾,到抵御兰卡部落,再到如今开通跨洋商路,每一步都离不开众人的同心协力,离不开那份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航行途中,船队遇到过狂风暴雨,也遭遇过海盗的袭击。但在中西水手的默契配合与江南水勇的英勇护卫下,每次危机都能化险为夷。西洋水手凭借精密的仪器,在暴雨中准确判断航向;中原水手则凭借丰富的经验,找到隐藏的避风港;江南水勇则手持长枪,与海盗展开激战,将他们打得落荒而逃。
韦小宝在船上也没闲着,他用石灰包与飞针对付海盗,还跟着船医学着辨认海上的草药,偶尔还会给大家讲些平阳府的趣事,缓解航行的枯燥。卡文迪则与赛义德探讨波斯的剑术,两人时常在甲板上切磋,波斯弯刀的迅捷与双手剑的刚劲交织在一起,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经过半个月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南洋的爪哇港。当三桅帆船驶入港口时,当地的百姓与商人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艘中西合璧的大船,对船上的丝绸、瓷器赞不绝口。阿加莎带着陈文瀚一行人拜访了爪哇的首领,双方签订了贸易协议,约定今后将定期开展商品交换,互通有无。
在爪哇的日子里,陈文瀚一行人见识了南洋的风土人情。他们看到了高大的椰子树,品尝了香甜的菠萝蜜,欣赏了当地土着的舞蹈,还与南洋的商人交流了经商经验。赛义德的波斯玉石与阿加莎的南洋胡椒很快便销售一空,中原的丝绸、瓷器更是供不应求,不少南洋商人还主动提出,要跟随船队前往平阳府,亲自考察通和集市,建立长期的贸易合作。
返程时,船队满载着南洋的珍珠、燕窝与香料,还多了十几艘南洋商人的船只。陈文瀚站在甲板上,望着身后的船队,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次跨洋航行的成功,不仅开通了一条新的商路,更搭建了一座连接中原与南洋的友谊桥梁,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共同追求和平与繁荣。
当船队再次驶入平阳府的港口时,岸上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百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