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侯府庶女vs九千岁49(1 / 2)
周老太傅这么一跪,别说原本就属老臣一派的臣子,就连效忠于现在皇帝和太子的朝臣们的心也是一震。
谁都知道周老太傅与先帝师徒情深,谁都有可能被收买,只有周老太傅,活到了这个年纪,儿子孙子都为国尽忠战死沙场,如今年到古稀,家中只剩他一人,名利对他而言都是身外之物,如今依然坚持在朝中,为的就是一个忠义。
现在他当先认下了祝庭玉的身份,那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
早早受过祝庭玉恩惠的朝廷官员被这个大惊喜砸到头上,跟天上掉馅饼也没什么区别,立刻便随着周老太傅跪下:“臣等恭请陛下登基!”
祝庭玉登基,他们这些人一下就能从跟随宦官的“乌合之众”变成“新帝心腹”,这地位简直是天差地别。
呼啦一下,朝中半数的人都已经表示了对祝庭玉的效忠,而宫中兵力也完全被祝庭玉所掌控,太子党和保皇党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皇帝没想到先帝竟然还留有后手,把秘密立储的圣旨放在了崇政殿龙椅之中,当初他还大肆重建了养心殿和御书房,却不知道原来东西在崇政殿。
“好,好一个狡兔三窟!”皇帝咬牙切齿。
然而他大势已去,无论文臣武将,祝庭玉已经全面将他压得死死的,而且祝庭玉打的旗号还是拨乱反正,更有桃李满天下的周老太傅为其做保,他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后续的一切都顺理成章,皇帝面对祝庭玉毫无还手之力,他被祝庭玉一刀削去冠冕,又被当众剥下龙袍,刚刚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现在就成了衣衫褴褛的阶下囚。
之前跟随皇帝的保皇党原本就不是什么忠义之人,现在看到皇帝大势已去,一个个都缩着脖子,生怕祝庭玉会注意到他们跟他们清算罪状。
现在殿中最无措的反倒成了太子和支持太子的朝臣。
这些人要说有多大奸大恶倒也不是,他们正是因为不满皇帝昏聩,所以才支持太子,想要让少年意气的太子继位好肃清宫中的迷乱风气。但他们支持的毕竟是太子,现在皇帝都不再是皇帝了,太子又要如何自处呢?
皇后和太子站在一起,她的确是个聪明的女人,这么多年和皇帝这个阴狠之辈相处还能保住自己和儿子的性命,现在皇帝大难临头,眼看这皇宫之中也没了她们母子的立足之地,她竟也能当断则断。
“新君登基,我们母子自请出宫,新君乃先帝嫡子,想来有此仁爱之心。”
说祝庭玉有仁爱之心,如果他从小在宫里长大,能受先帝教诲的话或许会吧,可他自幼流落在外,少年时忍辱负重入宫潜伏,仁爱二字与他全然无关。
祝庭玉看了皇后和太子一眼。
周老太傅上前一步:“眼下多事之秋,陛下赶紧登基是大事,至于……至于这二人,不如遵循祖制外封,您看如何?”
依据本朝,非嫡长的同宗或外封出京或安置宗府,皇后和太子身份特殊,如果在京城实在不妥,便找个偏远之地外封出去,过了几代也就算不得皇亲国戚了。
看祝庭玉似乎不是很满意的样子,皇后王氏的兄长王大人硬着头皮:“眼下这位娘娘有孕,不宜过多杀戮,外封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理由还算说服了祝庭玉,事情尘埃落定,众臣已经心照不宣的称呼皇帝为“废帝”,令称祝庭玉为“新君”,一口一个陛下接受的很快。
可能也是废帝之前太过荒唐,朝中大事早就是祝庭玉在料理的缘故,只要是真心希望这个王朝存续的都对祝庭玉是先帝血脉接受良好。
在御林军的护送之下,扶姣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翊坤宫,花茸三个跟着她一起回来,脸上的表情一个比一个奇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