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苏家有女 偶遇救之(3 / 4)

加入书签

画舫破开平滑如镜的水面,向着暮色深处,那座名为“流云”

的城池驶去。

月色下的运河,别有一番静谧风情。

两岸灯火倒映水中,随波光碎成点点金星。

苏挽波已取下帷帽,露出真容。

她约莫双十年华,眉目如画,肌肤胜雪,气质清冷中带着一丝书卷气,不似江湖儿女,倒更像书香门第的闺秀,只是眉宇间那份隐隐的坚韧,又显示出她并非柔弱可欺之辈。

她与陈九对坐船头,煮水烹茶,言谈举止落落大方。

她自称是流云城中一中等丝绸商贾之女,自幼喜好读书习武,此次是独自去邻镇访友归来,没想到遇上纨绔纠缠。

陈九并未透露真实身份,只言是北地行商,南下处理一些家族事务。

苏挽波也识趣地没有多问,只是热情地介绍着流云城的风物人情,言谈间对自家城池充满了自豪。

“流云城虽小,却以织造和藏书闻名,城中有一座云锦阁,织出的云锦曾是贡品;还有一座揽秀书院,藏有不少孤本典籍。

家父与书院山长相熟,几位若有兴趣,明日我可引荐一二。”

苏挽波微笑着说道,眼眸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明亮。

陈九心中一动,“揽秀书院”

?藏书?这倒是意外之喜。

文墟老人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江南地脉的古籍记载。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客气道:“那便有劳苏姑娘了。”

画舫夜行,月色如水。

运河两岸的村镇灯火渐次稀疏,最终融入一片朦胧的田野夜色中。

唯有船头悬挂的风灯,在平滑如墨的水面上投下一圈晃动的光晕。

苏挽波谈吐文雅,见识不凡,不仅对江南风物如数家珍,偶尔提及经史子集,亦能言之有物,与文墟老人竟也能聊上几句古籍考据,令老人颇感意外,捻须微笑。

陈九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偶尔插言一二,他气质沉稳,虽刻意收敛,但那久居上位的从容与历经生死的淡然,依旧让苏挽波暗自猜测这位“北地行商”

的真实身份绝不简单。

约莫子夜时分,前方水湾处,一片依水而建的城池轮廓在月光下显现。

城墙不算高大,却颇具古意,城内虽已宵禁,但仍有零星灯火,尤其是临水的一片建筑,亭台楼阁掩映在垂柳之间,显得静谧而雅致。

这便是流云城。

画舫并未在主码头停靠,而是绕到城西一处僻静的私家水埠。

早有仆役提着灯笼在此等候。

苏挽波引着陈九等人下船,穿过一道月洞门,便进入了一处精巧的园林宅院。

白墙黛瓦,曲径通幽,虽已是深夜,仍能感受到其主人不俗的品味。

“寒舍简陋,委屈几位在此歇息。

家父近日外出料理生意,不在城中,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苏挽波将众人引至一处名为“听雨轩”

的独立客院,安排得十分周到。

众人连日赶路,也确实乏了,各自安顿下来,很快便歇下。

翌日清晨,陈九推开轩窗,只见院中假山玲珑,池水清澈,几尾锦鲤悠游其间,空气清新湿润,带着江南特有的草木芬芳,果然是一处清幽所在。

用过早膳,苏挽波便如约前来。

她换了一身鹅黄色的家常衣裙,少了昨夜那份清冷,多了几分邻家女子的温婉。

“陈先生,几位前辈,昨夜休息可好?”

苏挽波笑吟吟地问道,

“若各位不急赶路,今日挽波便先带诸位去揽秀书’一观如何?书院清晨最为清净,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陈九看向文墟老人,老人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