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赵佗割据动朝野,一纸诏书起惊雷(1 / 2)

加入书签

天幕画面,在此刻也有了激烈的变化。

随着通武侯王离的慷慨陈词在耳边回响,大殿内其余臣子也在此刻被调动了情绪。

“陛下,”一位老将从队列越出,声音如洪钟响起,“赵佗此獠,本为我大秦将领,食秦禄,却于国难之时佣兵自立,此乃不忠。”

“如今阳奉阴违,割据一方,形同叛逆,此为不义!

对此等不忠不义之徒,唯有以我大秦雄师,犁庭扫穴,方能彰显我大秦天威,以儆效尤!”

老将的话语,顷刻间引起了无数共鸣。

“臣等附议!”

数名少壮派的将领齐声应道。

恨不得立马就到南海郡,扫平赵佗的叛乱武装,让百越自此复归于大秦。

不过,以丞相萧何为首的文官们,无不露出了难色。

萧何手持笏板,向前一步,沉声进谏道:“陛下,王将军所言,固然有道理。”

“然,南越之地,山高林密,瘴疠横行,我军北人,不习水土。

昔年先帝征伐百越,亦是耗费巨大,历经数年方才平定。”

他的表情,因此变得越发沉重,“中原安定不过数载,国库尚未充盈,百姓仍旧需要休养。”

“若是贸然掀起大军远征,那粮草运转之损耗,士卒水土不服之伤亡,远非今日大秦能够所承受的啊!”

“一旦战事陷入僵持,国力空耗,北疆匈奴、西域诸部若趁虚而入,则帝国危矣!”

作为大秦的丞相,萧何要考虑许多,他不可能坐视早已经安稳下来的大秦天下,再次陷入动荡的乱世当中。

贸然因为将领的不满,掀起针对南越的征讨的话,在萧何眼中于国无用。

“臣以为,可以安抚为主,徐徐图之。”

毫无疑问,萧何的话语引起了王离的暴怒。

“徐徐图之?”

王离怒目圆睁,“丞相之意,是要坐视赵佗坐大,养虎为患吗?若是不除去此獠,他日必定会成我大秦心腹大患!”

南越就如同过去的楚国,在王离眼中是一根钉子。

一不留神,就可能会让大秦陷入倾覆之危。

“通武侯此言差矣,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固本,国本未固,何以谈让大军远征?”

见此情形,萧何立即反驳道,“当年‘二世之乱’造成的天下动荡,通武侯忘了吗?!”

!!!

王离气急,正要破口大骂。

昭武帝在御座上,威严的目光扫过群臣,随即他抬起手,所有的喧嚣在帝王的示意下安静下来。

“诸卿之言,皆为谋国之论,”昭武帝面色平静的说道,“然,朕以为对付赵佗,可不必急于一时。”

“陛下……”

王离急了,生怕昭武帝拒绝自己提议。

“朕以为,怀柔可行,但亦要行‘霸道’威慑南越。”

昭武帝摆了摆手,不急不慢的说道,“此人本是真定人,乃我诸夏苗裔,非百越蛮夷。”

“随军南下,镇守一方,亦曾为我大秦立下功勋。”

“二世之乱,天下分崩,他据守岭南以自保,隔绝南北,使五十万军民免于战火,此为当时之情势所迫,有其不得已之处。”

对于赵佗的功绩,昭武帝还是认可的。

听到这里,王离等主战派的将领皆是一愣,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然,如今天下归一,他仍自立为王,不听号令,此乃私心作祟,有负皇恩,为其过也。”

昭武帝话锋一转,语气骤然间变得严肃,“既有功,亦有过;既是同袍,亦是藩篱。”

“故而,对待此等人,一味强攻,只会逼其死战,令岭南生灵涂炭;一味安抚,则会纵其野心,使其愈发骄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