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蒙学开智铸国本,千字文成定人心(2 / 2)
了黄河水患。
而彼时,也来到了昭武五十八年。
天幕最后的画面,就在两个场景来回切换。
一边,是那个多年前衣衫褴褛、满脸污泥,在学堂门口被人欺辱的少年‘狗子’。
另一边,是身着三省高官的紫色官袍,接受万民跪拜的‘大司农’李农。
现实。
不论是咸阳城,还是天幕下方的九州各地。
所有贫寒出身的父母,都抱住了自己孩子,眼中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光芒。
毫无疑问,天幕所示展现出了未来,普通人进阶不亚于军功爵制的堂皇正道。
“看到了吗?读书,一定要读书啊!”
他们对着自己孩子道:“天幕的陛下,给咱们开了一条通天路。”
“现今的陛下,一定也会效仿天幕陛下之举的。”
所有人,为此期待着。
渭阳君等旧贵族们,则感觉到了真正的恐惧。
他们不怕百姓造反,但是他们怕百姓变得和他们一样聪明。
知识普及,这样一来,就会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统治根基。
扶苏也愣住了,感觉支持坚持的‘仁政’有多么可笑。
这么些年来,儒家的理想一个都没有实现。
反而,是天幕的老六实现了自己想要做的?
这点,让扶苏一时间变得无法接受。
!!!
嬴政平复自己的心情,他不知道天幕当中的好儿子,还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
不过,可以预见自己要超越天幕的好儿子,或许是有点难的了。
唯一庆幸的就是,自己能通过天幕知晓好儿子所作所为。
看到他实现的功业,而这些成果,也能够让嬴政意识到,自己治理大秦存在的不足。
与此同时。
天幕的画面,回到了昭武帝的朝堂。
“昭武帝的文化国策,从来不是简单地‘教化’,而是一套完整的‘筛选’和‘统一’体系。”
“所以,天下人心,在第二个十年间,实现了‘人心归一’。”
女主播话语落下,而天幕画面的朝堂上,昭武帝面向着群臣,说出了自己花大力气普及‘全民基础教育’的理由。
“朕让万民识字,是让隶书能够获得更多认可,也是让他们能够听懂朕诏令含义,不至于被人蒙骗。”
“他们读的懂帝国的律法,明白朝廷的政令,就不会因为害怕,嫌弃叛乱。”
大泽乡开始的乱世,给了昭武帝很深刻的感悟。
他详细调查过了陈胜、吴广举兵而起的前因后果,所以选择花大力气教化‘民众’。
《千字文》的推广,还有‘全民蒙学’,只是推动教化微不足道的微小成本。
仅仅是让他们学会认字、辨认账本,除此之外帝国不会超脱蒙学外的支持。
而如此一来,这天下却也因为昭武帝的举措,变得逐步的安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