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儒生惑心挽颓势,公子得纸握天机(2 / 3)

加入书签

却无门报国。朝廷所需,不应仅是猛士,更需治民之能吏、理财之干才、工械之巧匠。招贤令开了口子,但如何甄别、如何使用,需有章法。”

赢辰听罢,轻轻点头。

“二位所言皆是,但孤以为尚有其三。”

他说着,举盏轻饮。

“‘生产乏力’。”

“千年耕作之术不变,农具笨重,水利失修,民以天为命。”

“一旦灾荒,流民千里,动摇国本。”

他稍作停顿,目光沉静:

“其四,‘文化未统’。书不同文、车不同轨,可强行统一;然六国之民,心未归秦。”

“旧贵族心怀叵测,仅凭刑威,难凝人心。”

大秦的疆域,是经过兵戈铁血整合一起的,六国人心并非归秦。

而铁血大秦的强硬,可以说六国之民都跟大秦有血海深仇,又怎么可能真正安于大秦的统治。

“公子所言极是。”

张良躬身,语气坚定,“依子房浅见,公子可四管齐下:”

“一改律法,使严明而恤民;”

“二开仕途,使天下英才各展所长;”

“三兴农工,以固根基;”

“四塑认同,使‘秦人之心’,超越地域之隔。”

听到这里,赢辰眼前一亮,然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面露犹豫。

“大秦律法,是帝国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动也。”

赢辰的话语,让陈平应声说道:“公子可以先从修订和民生相关的田律、仓律入手,明确官吏权责,减轻一些不要的刑罚。”

“招贤考核,既然陛下已经下令,那么可以仿照天幕分科进行。”

“可设立明法、明算、明农、明工,以‘策论’来考核士子解决实务的能力。”

张良继续给出了自己意见。

“如此大善。”

赢辰很快就做了决断。

有两位谋士给出意见,赢辰本身也轻松不少。

就在这时候,一道急促而兴奋的脚步声,则在这时候响起。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属于赢辰的门客,墨家巨子墨楚。

墨楚甚至来不及等通传,就捧着一个木匣,直接就冲了进来,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

“公子,成了,您要的……‘纸’,我们造出来了!”

这一刻,赢辰猛地站了起身。

而陈平和张良,也好奇的将目光注视过来。

早就听闻赢辰说过这‘纸’,可以说是‘文教’的利器。

就是不知道,这‘纸’到底是何物。

“真的成了?”

赢辰探寻的目光,落在了墨楚的身上。

而墨楚也在此刻点头,他小心翼翼的打开了木匣。

很快,里面呈现出的纸张,则是数张略显粗糙、泛着淡黄色、但明显比竹简轻薄柔软太多的物事。

“此乃以麻头、树皮等物,历经浸泡、蒸煮、捣浆、晾晒等多道工序而成!”

墨楚的声音带着颤抖,“书写流畅,虽不及帛书顺滑,但远胜竹简!”

更重要的是,其原料易得,制作虽繁,却可大规模生产!

成本……成本不足竹简之十一!”

赢辰拿起一张,手指感受着那粗糙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触感,心中涌起滔天巨浪!

竹简的笨重和昂贵,极大地限制了知识的传播与政务的效率。

而纸的出现,将是颠覆性的!

“好!太好了!”赢辰难掩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