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规模化农业的震撼,祖龙的挫败(1 / 2)
不能说嬴政不聪明,不知晓历法的重要性。
大秦如今运用的《颛顼历》来说,大秦运用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见有报告问题的。
谁能够想到历法本身,会存在错误呢?
他想起大秦这些年来,各地似乎都有奏报提及‘时节不佳’、‘播种稍晚’、‘秋收遇雨’。
以往,他只是以为地方官治理不力,又或者是天灾无常。
哪里会想到,还是历法偏差的缘故。
“朕这些年,岂不是带着天下农人走错了时节……因为历法问题,又因此枉费了多少民力,空耗了多少地力?”
嬴政心中默然,他可以想到因为《颛顼历》的关系,大秦减少了多少的粮食了。
“诸卿!”
过了一会,嬴政打破了平静,目光扫过了殿下的群臣,声音都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到的干涩和急切:
群臣凛然,纷纷躬身:“陛下!”
而嬴政首先将目光落在了治粟内史腾的身上,沉吟了一声道:“治粟内史,天幕之言尔等都听到了,朕且问你,我大秦如今通行的《颛顼历》,依据此历法知道耕作,各均线往年粮食产量,究竟如何?”
“可有……可有因历法节气推断存疑,导致农耕失时,最终影响收成的记录?”
帝王的问话,让治粟内史腾呆愣当初。
“这……”
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尽管掌握了国家钱粮,他也对各地上报的产量很清楚。
但是,要他准确的分析出产量和历法节气之间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否因为‘历法可能不准’导致的减产问题。
完全超出了他乃至于自己麾下部门的日常工作和认知,所以治粟内史腾只能惶恐的跪在地上。
“臣……臣惶恐,各地上报多为赋税总数,于具体耕作时节和产量冠梁……并无天幕所言这般细致之统计。”
闻言,始皇帝没有动怒,心中有些失望罢了。
他又看向了其他的官员,尤其是来自于原六国地区,可能了解其历法的博士和儒生。
“尔等是否可知晓,我大秦《颛顼历》,相较于《周历》、《鲁历》等,在指导农耕上,孰优孰劣?可有谬误?”
被问到的官员门还有博士、儒生,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茫然。
他们有的或许精通各种经义,善于辩论,说出各种历法理论,但是涉及到大规模的农田对照实验数据,验证哪种历法更为‘准’,利于生产。
这些,他们哪里能够明白。
一时间,咸阳宫上持的答案。
无声尴尬而惶恐的沉默,顷刻间扩散开来。
一时间,嬴政看着哑口无言的臣子,又想到天幕上懂得让农家子弟还有大秦官吏,耗费了数年时间培育出‘良种’,编纂出新历法的昭武帝。
一种挫败感,仿佛涌现在他的心头。
嬴政一直以为,自己能够超越天幕的儿子,实现更加伟大的丰功伟绩。
但是,天幕上的东西告诉他,自己要实现很难。
单单就是一套系统化的,农业种植,对于他来说都难以实现。
不是说,如今的大秦无法实现这些目标。
成制度化的栽培农学官员,却是他一开始没想过的。
这触及到法家的根本,也会触及帝国的立国之本军功爵制。
就在他感觉困惑的时候,天幕上的画面继续。
一段系统化、制度化的农业变革尝尽,再次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一套成体系的规模化农业,在‘历法’和‘种子’的问题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