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百废待兴论国是,千古一帝启新章(2 / 2)

加入书签

儒家的理论体系,并没有提出这些切实可行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很快,新的画面场景出现。

画面上,堆积如山代表秦法的竹简轰然倒塌,化为了碎片。

接着就是始皇帝“事皆决于上”、日夜批阅奏章的勤勉身影,与二世时期赵高“指鹿为马”、群臣噤若寒蝉的荒唐场景,并列出现,形成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对比。

“制度重建,是帝国的顶层设计。”小紫苑分析道,“旧有的秦法,已被证明是‘强国’之利器,却是‘亡国’之根源。”

“昭武帝虽然设立了‘三省六部’,并以《秦典》和《民法》分离了国法与民事,但这套全新的体系如何与旧有的官僚结构磨合?”

“如何确保那些通过‘察举’和‘大考’上来的新晋官员,能真正取代盘根错节的旧势力,而不是被其同化或架空?这需要漫长而艰苦的探索与斗争。”

李斯戴着镣铐,跪在殿角,看着这一幕,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亲手打造的法家体系,在那个世界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

天幕画面上,九州的舆图再次出现。

北方草原上,冒顿单于的身影变得更加雄壮,尽管经过了当初漠北之败,但是冒顿依旧再次稳固了自己统治。

比起过去,他彻底统一了漠北,做到了说一不二。

控弦之士数十万,黑色的箭头如利剑般直指大秦长城。

南方的百越之地,依旧是一片迷雾笼罩的蛮荒。西边的西域,则是一片充满了未知与机遇的空白。

“边疆安危,是悬在帝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主播的声音充满了警示,“中原刚刚结束内战,国力空虚,而北方的匈奴却在冒顿的带领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期。”

“是战是和?如何以最少的代价,确保北疆的长久安宁?这直接关系到中原能否获得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期。”

天幕画面的一幕幕,让王翦、蒙武等老将都不约而同的握紧了拳头。

“面对着这些难题,昭武帝没有退缩,他用了极为波澜壮阔的一生,给出了让后世敬仰的回答。”

“史书记载,昭武大帝,在位共计五十八年,是华夏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而他用五十八年的光景,打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繁荣的‘盛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