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幕为鉴破商君咒,君臣盟誓铸新秦(1 / 2)

加入书签

轰然间。

大帐内安静了下来,几乎撕开了君臣之间最后那丝温情的面纱。

空气,都好似在这时候凝固了。

萧何的此问,是自保也是对于昭武帝改革诚意的试探。

在大秦的历史上,君臣之间最根本的法则——

无非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所以,萧何有此顾虑,也是理所应当的。

就以秦孝公任用商鞅为例子。

商鞅变法实现了废除世卿世禄,推行军功爵制,土地私有,严刑峻法等变革。

更是奠定了后来的强秦之基,结果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继位的秦惠文王处死,车裂并灭族。

秦惠文王麾下,任用张仪、司马错等开拓疆土,张仪却在惠文王死后失势,逃亡魏国。

更近的秦昭襄王或者秦始皇嬴政就不用说了,吕不韦因为嫪毐叛乱被罢相。

流放途中,悲愤自杀。

李斯则是在始皇帝死后,被赵高构陷,腰斩灭族。

作为大秦皇帝的贤臣,要做好族灭和五马分尸的准备。

现实,章台殿内。

萧何这石破天惊的一问,让嬴政以及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嘶——”

大殿内,群臣的脸色都变了。

尤其是法家出身,如同李斯的这般官员。

他们脸色复杂,商鞅是法家立足于大秦的开端。

但是,商鞅的悲惨下场,也告诉了法家不能轻易‘变法’的道理。

‘变法’!

你可以帮助君主‘变法’,让国家强盛,但是也要做好牺牲自己性命的准备。

“何其狂妄。”

旧贵族出身的官员低声斥责道,“这个萧何不过是一介降臣,安敢如此质问昭武帝陛下,此乃大不敬!”

不论如何,昭武帝都是皇帝,是大秦帝国的国君。

这样质问一个皇帝,萧何是不想活了吗?

“然其言论,未必没有道理……”

有清醒的官员,小声的窃窃私语,“变法要触及到深水区,动辄就要得罪天下权贵。”

“这并非容易的差事啊,商君、武信侯(吕不韦)前车之鉴不远矣……”

说着,官员看了一眼嬴政,御座上的嬴政面沉如水,看似淡定。

但是,内心早已经掀起了狂风巨浪。

“此人到底有何本事,能够让辰儿如此重视?”

嬴政暗想道。

而这萧何在嬴政眼中,也确实太胆大妄为了,

若是自己的话,估计就直接处以极刑了,管他有没有大才。

就如同当初杀韩非,他事后是后悔了,但是一想到韩非不愿意事秦,还会成为大秦的威胁。

所以,韩非必死无疑。

扶苏更是听着心神荡漾,作为大秦的长公子,没有谁比起他能够了解大秦的历史。

秦法素来严苛,功臣也难得善终。

他不由得看向了御座的嬴政,身为皇帝,真的不能容忍能够功高盖主的臣子吗?

赢辰则是好奇的看下了天幕,他也很好奇,天幕上的那个‘自己’到底会如何回答。

天幕画面。

昭武帝脸上一僵,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茶水都险些漾出。

一丝难以察觉的愕然和尴尬,从他的眼中闪过。

过了一会,他才放下茶盏,平复了下自己的心绪,面向萧何而道:

“先生此诛心之问,让朕一时半会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