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我是怕你去了回不来(1 / 2)
2005年10月20日。
盘古大厦。
CPU研发实验室。
一名研究人员将一块最新流片出来的X86CPU安装在到主板上。
这块CPU与上一代X86CPU有着天壤之别,上一代的CPU流水线宽度为14,然而眼前这一颗CPU流水线宽度只有8条,相对比上一代减少了6条流水,指令集方面也来了个大换血。
新一代的X86CPU配备56KB一级数据缓存,每个时钟周期支持4个内存操作。操作缓存可存储6条指令,每周期支持处理8条指令,进一步优化了指令分发效率。
通过零泡沫条件分支预测等技术,减少了分支延迟,分支预测器容量从原来的240条提升至320条,提升了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
40分钟过去。
研究人员成功将系统装到电脑上。
他通过系统自带识别软件将CPU的型号识别出来。
CPU的型号为PV05-31,双核2.0Ghz的运行频率,56KB的一级缓存,1MB的共享二级缓存,2MB共享三级缓存,45瓦的TPD功耗峰值。
研究人员启动CPU专用的跑分软件对CPU运行速度进行测试。
不到30秒跑分软件测试结果就出来了。
PV05-31的单核成绩是423分,多核分数是974分。英特尔奔腾D820单核分数是243分,多核分数是473分。
也就说PV05-31的单核性能比英特尔奔腾D单核性能强1.74倍、多核性能强2.06倍。
全新构架和全新设计给盘古X86CPU带来质的飞跃。
这块CPU核心频率仅仅只有2.0Ghz,整体功耗也仅仅只有45W而已,要知道这颗CPU还不是最终版本。
要是让沈浪知道盘古科技研发出一颗性能如此强悍的CPU一定会喊出苏妈yes。
不愧为带着AMD逆风翻盘超车英特尔的女人,当然也不是全部都是苏姿风的功耗,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也出了不少力。
...
GPU方面研发。
由于工艺限制他们没有办法试产新一代CPU。
伊斯·海伍德教授近期一直在带领研发团队对现有框架以及单精度、双精度、混合精度等全精度科学计算的优化。
当然除了框架优化以外新的技术他们也没有停止研发,伊斯·海伍德分出一个小组正在研发硬件的光追技术,光追技术能够让3D效果更加的真实。
不过光追技术是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想要在短期内实现是基本不可能的了,预计最少需要2-3年的时间去研发。
同时他们的团队还跟CMOS团队联合研发ISP图像处理芯片。
ISP的核心职责是:把原始的、充满噪声和瑕疵的图像信号,还原成清晰、自然的彩色图像。
这包括但不限于:黑电平校正、白平衡、去噪、去马赛克、颜色校准、伽马矫正、锐化、边缘增强、镜头畸变矫正、HDR融合等等。
ISP芯片的用途可以说是十分广泛,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监控系统、视觉系统、监控系统、无人机、工业设备以及医疗设备都可以使用。
如今盘古科技的CMOS芯片已经供给国内各行各业使用,就监控这个行业盘古的CMOS就占据85%的市场份额,盘古的CMOS不仅价格便宜在夜间显示效果更是秒杀同行。
国产监控设备生产企业根本就想不到一个能够拒绝盘古CMOS的理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