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各项目出成果(1 / 2)
2002年4月16日。
玩家国度研发大楼3楼电池研究项目组。
龙修文带着几名研究人员围绕在一台占地五平方米高2米上半部份用玻璃隔离的设备前。
实际上他们早在入职第二个月就搞明白电池折叠工艺的原理了。
然而搞明白折叠供应原理并不代表可以量产,想要实现量产还需要自动化设备搞定才行,折叠良品率要比卷轴工艺低很多,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良品率上。
眼前这台机器是他们历史2年修改无数次得出来的产品,为了研发这款机器前后投资进去研发费用高达3000万。
当然他们除了研发制造设备以外,还在材料上面下了不少功夫,前前后后两年一共7000多万研发费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第一千颗折叠工艺电池终于生产出来了。
龙修文对着身后年轻人说道:“小张,将这些电池送去焊接,测试一下它们良品率。”
张松德点头道:“好的,龙工。”
随着龙修文的命令下来一群研究人员像是蚂蚁一样劳作起来。
...
下午两点。
电池研究项目组组长办公室。
“啪嗒~”
随着一声张松德推开门走了进来。
张松德将一份报告摆到桌子上:“龙工,这一次的一千颗电池里面,只有一颗是存在问题的,预计良品率能控制在万分之5以内,这是这一批电池的测试报告。”
他们这一次制造的电池是按照诺基亚3610电池为版模进行设计的。
诺基亚3610的电池是1020毫安,他们研发电池达到1600毫安,如果是采用同一种配方的话,折叠工艺只能做到1100毫安,他们之所以能做到1600毫安,是因为采用了全新的电池配方。
他们生产出来的电池除了密度获得增加,安全性也比卷轴工艺要安全得多,穿刺和敲击都不会引起电池自燃,承受温度方面也比卷轴工艺强很多。
当然折叠工艺也不是没有弊端的,例如设备成本比卷轴工艺高。
从单条产线来看,一条产线需要10台卷绕机,单价300~350万/台,一条产线卷绕机成本为3000~3500万,等效换算为叠片设备,成本为6700万元金额增加了1一倍。
除此以外叠片设备还需要经常更换刀片,目前他们所采用的是模具冲切,模具冲切是采用五金刀切断极片,但这种物理裁切方式会导致刀口磨损,需要定期更换刀具,维护成本高。
同样的电池使用使用折叠工艺生产要比卷轴工艺生产贵35%左右。
...
下午4点。
京城。
恭王府附近四合院。
沈浪此时正坐在电脑前查看每日的电子邮件。
这些邮件里面就有龙修文给他发过来的邮件,邮件里面详细讲述他们现在的研发成果。
在看完他的邮件后沈浪当即给诸葛睿发了个信息。
沈浪:“用海浪基金名义成立一家新公司,公司名字就叫法拉第电池,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锂电池生产,联系谢耀跟他沟通建厂事宜,工厂面积3500亩地左右,沟通好以后让林坤筹备建厂事宜,电池设备让他联系龙修文。”
诸葛睿:“好的,沈总。”
发完信息以后沈浪给龙修文发了个信息,让他组建一个新的研发小组,这个小组主要研发快充技术。
随后沈浪又给倪光南发了个信息让他招募新团队对氮化镓进行研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