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打压(2 / 2)

加入书签

,NTL的这些电影都赚了大钱,让他们既眼红又无奈。

就这样,NTL用这样游击的方式不仅积累了海量的现金,还逐步建立起了在北美的发行渠道。

不仅如此,NTL扶持小成本电影、独立电影的名声也在圈内传开,越来越多没有太好门路的小项目纷纷上门。

毕竟跟好莱坞巨头们那让人深恶痛绝的绿灯系统比起来,NTL的关键“系统”只有林枫这个作弊者,只不过表现出来的就是NTL对他们友好而已。

就这样,NTL的一个正向循环开始建立起来了。

投资圈内小成本电影→上映赚钱→得到院线信任→完善发行渠道→赚更多钱→投资更多小成本电影→继续赚钱......

当然,这个循环有一个关键,那就是林枫把关。

其次,巨头们的第二招发行渠道的垄断与合作限制。

巨头们常把控海外发行渠道,并通过“捆绑发行”要求北美影院优先排片,挤压独立公司,让独立电影公司被迫与他们合作,分薄利润。

不过这招对NTL的效果也不算太好。

就北美而言,NTL也通过林枫电影加爆款小黑马的模式打开了缺口。

而且对于NTL的绝大多数中小成本电影来说,在北美的院线资源并不需要很多,因为这样的电影不需要特别好的档期,甚至不需要特别好的影院。

说实话,在北美来说,发行的竞争是很市场化的,除了六大,其实很多二三线的电影公司都能独立在北美发行,而且只要影片质量好,也能争取到不错的首映影院数量,这点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不然,北美市场,每年出现那么多由梦工厂、焦点、登峰、狮门等独立电影公司发行的电影是哪来。

至于海外发行,目前的NTL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做到全球发行。

但是刚刚也说了,这类的小成本电影的海外同步发行的需求是很低的,NTL要做的就是先在北美上映,成为爆款或黑马,在携势与主要票仓当地的发行公司合作,简单快捷。

虽然会少赚些,但是也许当地的发行商发行的效果更好。

再说了,这类小成本电影的主要利润点在北美,受众也几乎都在北美,就比如本土喜剧就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