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三部曲规划(2 / 2)
英雄诞生的代价。
那么主要关键情节就必须围绕着“起源与觉醒”来设置。
当然,作为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林枫也没有特意标新立异,依旧采用最传统的三幕结构:
第一幕是起源,由幼年布鲁斯·韦恩目睹父母在哥谭街头被枪杀,从而使其陷入对蝙蝠的恐惧和自责,引出蝙蝠的“符号”。成年后流放自我,加入影武者联盟接受杜卡的训练,学会直面恐惧并化身为恐惧本身。
到了这里,自然而然要加入一位让其蜕变的任务,例如《蜘蛛侠》中的,说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伯父。
林枫在这里没有改变原世界的人物,依旧加入童年好友,助理检察官瑞秋·道斯。
不过没有想原世界这么直白的批评,而是瑞秋自身的行为,让布鲁斯区分“复仇”与“正义”,从而拒绝影武者联盟毁灭哥谭的计划,选择以蝙蝠侠身份守护城市。
第二幕是蝙蝠这个符号的建立。布鲁斯利用韦恩企业的科技资源(卢修斯·福克斯设计战衣与蝙蝠车),首次以蝙蝠侠身份打击黑帮和腐败警察,让蝙蝠侠成为哥谭的象征,也就是符号。
第三幕则是理念的觉醒。布鲁斯在后来又揭露影武者联盟通过毒气制造恐慌的阴谋,最终与杜卡对决,摧毁哥谭高架铁路上的毒气装置,拯救了哥谭市。
可是布鲁斯也意识到仅靠暴力无法根治社会腐败,需通过“符号”唤醒市民的正义感。
最后,林枫还打算借鉴后世漫威的做法,在结尾买下彩蛋,预示哈维·丹特(未来“双面人”)作为法律代表与蝙蝠侠合作,铺垫续集矛盾。
在这里,林枫对于反派的描写也是递进式的,而且有相当大的笔墨侧重。
主要就是林枫前世看《蝙蝠侠》三部曲中,对电影中的反派印象反而更加深刻,特别是第二部的小丑。
所以,林枫规划的三部曲中,反派任务由稻草人(恐惧)→小丑(混乱)→贝恩(暴力革命),层层递进,他们的威胁也是从心理层面升级到社会结构的螺旋式上升的。
至于之后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也是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