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雨师与九州山水图(4 / 6)
职不曾设立,不代表朝廷不需要‘天师’。
在三皇五帝时代,没有‘天师’,却有‘雨师’。
仙子若熟读《周礼》,便知道‘雨师’为大宗伯。
主要职责是观测天文星象,预知降雨与地脉之变。
在必要时祈祷降雨,或者阻止降雨,避免洪水爆发。
大宗伯同时还兼任如今九卿之一的‘宗正’,要负责朝廷礼制。
听到这儿,羽仙子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没错,雨师基本相当于如今的太师。
仙子你想,为何古人称呼太师为‘雨师’,为何要强调‘雨’?”
小羽道:“桑农乃国之根基。而降雨又决定了一年的收成。
谁掌握了降雨,谁就掌握了一国之命运。”
孟岐微微颔首,道:“所以,天师道的精髓,主要就在一个‘雨’字。
现今的人道、神道、仙道,都比古代更成熟、更完善。
钦天监对天师的职权细分为三部九司。
甚至九司之下还能继续细分,细分后的衙门,依旧需要多位天师,才能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可说到底,钦天监的核心依旧是天皇殿,是晴雨司,是你面前的这张图。
都说王朝末年,天人感应之下,天灾人祸频繁。
不知仙子可有注意,大秦都快亡了,神州大地依旧年年风调雨顺或许不如人皇政在世时,但远称不上灾祸。
老夫亲自经历过诸多朝代,比如纣王统治的末期,各种天灾频频发生。
大秦百姓如今缺的不是好年景,而是一个长期的休养生息环境。”
孟岐无奈叹息,“太多壮丁被抽调走,纵然风调雨顺,可农田无人耕作,也不能凭空长出庄稼呀!”
小羽游历神州,亲眼所见,大秦老百姓的确很苦,但他们苦的不是天灾,主要是人祸。
若让明末的崇祯皇帝,见到大秦末年的年景,铁定要羡慕得双目赤红、内心失衡。
感慨了一句,孟岐接着又笑道:“天师的一身本领,主要就两个字‘司雨’。
羽仙子无论多么天资卓绝,也不可能生而掌握‘司雨’之能。
没有‘司雨’之能,自然无法看清楚这张九州山水图。”
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