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社会变了(2 / 3)

加入书签

我都离不开这些看似虚无飘渺和无足轻重的,而实际上又很有份量的内容。

我想,如果可以毫无顾忌地扒皮抽筋,去其糟粕并取其精华的话,或者非要用一句话概括其中要义的话,那么,上述意思的核心内容就是,我离不开他,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Y君。

“嗯,有这个趋势。”他赞同道。

“另外,我觉得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也就是农村红白喜事的程序了,做法了,规矩了,以及这其中蕴含的意义了,等等,这些东西,你肯定比我了解得更多,更全面,对吧?”我温和地诱导他道,希望他能在这方面多说点我所不知道的内容,一种知识吧。

“嗯,我感觉你前边那句说得很对,以我浅薄的观察和简陋的分析来看,现在的情况和以前确实不大一样了。”他思忖着回应道,显然已经在认真地思考究竟该如何正确地回答我了。

“愿闻其详。”我鼓励道。

“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也是这样,”他较为详细地说道,顺着我的要求,“我感觉有些方面完全变了,并且永远永远都不会再变回去了。通过这次俺家办丧事就能看出来很多问题,很多迹象。以前我们老家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味道很浓,互帮互助的风气也很盛——嗯,农村嘛,离孔夫子的老家也不远,说到底都是最朴实的人情社会,你喊我大侄子,我喊你大大爷,你叫我二嫂,我叫你二妹的,听着就很热乎人。尤其是一个姓的,实际的关系都不远,不少人家的关系甚至还没出五服呢。而且整个大家族内部也都比较团结,红白喜事一聚一大群人,大家都忙里忙外的,显得非常热闹,齐整。另外,一个村的人基本上也都很熟悉,甭管是庄子西头的,还是庄子东头的,见了面也都表现得很亲切,互相之间的认同感也比较强,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隔阂。而现在呢,你仔细地看看现在的情形,好像很多情况已经悄悄地发生变化了,而且这个变化还不小呢。”

“哦?”我睁大眼睛疑问道。

“当然,总体上是变好,变文明了。”他呵呵笑道。

“嗯,你比如说把,”他愉快地说道,看来这次回老家办丧事对的影响主要还是正面的,积极的,利大于弊的,“现在的小青年好像都变得文明了,懂道理了,知道守规矩了,基本上没有随地吐痰和胡乱插队的了,连中老年的农村人也没有公开骂街的了,打架骂人的情况基本上绝迹了,整个农村可以说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了。”

“还有呢?”我问,我知道,前边的都不是重点。

“还有就是,厚养薄葬的观念,好像大家都能适应了,也充分理解了,现在很少有人家在丧事上弄那些虚头巴脑的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东西了——大家都学聪明了,学文明了。”他道。

“嗯,非常好的变化。”我微微笑道。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变化,好像有点叫人不大好接受,或者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你比如说——”他转而又道,倾吐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了,“以前俺庄上基本没有打光棍的,就是有那么一两个,也都是情况极其特殊的,绝大部分男人都能找着媳妇。现在可好了,据他们说,光俺庄上竟然就有十来个光棍汉,都是老大不小的了,实际上条件也不差,结果就是找不着媳妇,你说有意思吧?”

“哎,你老家是?”我拖着长腔问道。

因为,以前他说过这事,但是我忘了,不好意思。

“沙沟镇北常村,以前属于南常乡,后来合并到沙沟镇了。”他非常及时地回答道,吐字特别清晰,这回我可不能忘了。

“哦,北常,对,北常。”我赶紧重复道,以示歉意和敬意。

“嗯,是的,正好和南常对着,呵呵。”我自嘲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