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幸福生活三要素(1 / 3)

加入书签

好了,现在我有整晚的时间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了。

我肯定不会愚蠢到去反复思考人生的意义,既然他都已经提出明确的忠告了,但是,我一定要思考清楚为什么不能轻易地思考人生的意义。首先,我得把这次思考的方向选准,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马虎不得。否则的话,我跑得越快,离该去的目的地就越远。

我躺在我整洁的闺**,在头脑中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很自然地觉得,其实这个大问题可以拆分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第一,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结果很简单,要么是有,要么是没有。有的话,还好说,愿意的话,就去挖掘挖掘,归纳一下。要是没有呢?万一没有呢?没有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停,到此为止。

这就是他给我划定的红线,绝对不可逾越。

事情想来也很简单,这就证明了他最后的话是正确的,不能去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当你的看法倾向于后者的时候。

第二,如果强行思考这个问题会怎样?结果自然也有两种,大致有两种,一个是人变得越来越积极和通透,一个是人变得越来越消极和迂腐。好的结果还好说,毕竟要对人有利无害,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要是出现不好的结果呢?说得再直白一些,要是把人想傻了怎么办?现实中因为这个问题想不明白,而出现各种异常状态的人多了去了,谁都能随手举上几个身边鲜活的例子,是吧?

那么,如果不思考又会怎样?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说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支配著我的一生。这三种**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希腊文专家,曾担任过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神学院院长的巴克莱在其代表作《花香满径》中的《幸福》一文中说过:“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看过以上两位外国高人关于幸福方面的真知灼见之后,再来欣赏一下法国著名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与此相关的名言吧。他老人家带着名人常有的自信非常调皮地说了:愚蠢、自私、健康,是幸福的三要素,不过如果缺乏了愚蠢的话,所有快乐都会失去。

这话翻译成英语就是(人家本来说的就是英语):

To be stupid, selfish, and have good health are three requirents for happess, though if stupidity is ckg, all is lost.

怎么样,答案是不是已经显而易见了?

让我想想,Y君最后说什么来着?

我觉得吧,他表面上是在说,千万不要思考人生的意义,那样容易误入歧途,甚至是会因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不好,进而对家庭的和谐安宁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冲击,而实际上是在说,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太过聪明了,如果能用心做个平平凡凡的,踏踏实实的,不这不那的,甚至有点傻乎乎的,看着怎么都不起眼的路人,那是最好的了。这种境界不是轻易就能达成的。

所以,他和我一样,都比较欣赏苏东坡的《洗儿》。

还有啊,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某某某版的《红楼梦》就不要再提了,我连开头的第1集都没看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