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被嫌弃的松子(3 / 3)

加入书签

千万万个无名小人物中的一个。我看完这部拍摄手法相当一般化的电影之后,又买了纸质的小说来看(通常原著都比改编以后的影视剧要精彩许多),然后就对松子小姐欲罢不能了。太过深奥的东西我不好理解,水平实在有限,能力着实不行,所以我也只能拿卑微懦弱的松子小姐来消遣消遣了。

顺便再强调一下,我非常非常不喜欢该剧的画面,或者叫画风,它的主题颜色令人作呕,而且还搭配得凌乱无章,不成体系,简直是毫无美感可言,除了极少数黄昏落日的优美场景之外。它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极其隆重地诠释了什么样的作为才能真正做到让观者过目不忘和记忆犹新。不过这一点都不影响我对松子小姐的强烈热爱和极致喜欢,因为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整体上是叫人难以接受和忍受的,是非常庸俗和肮脏的,是非常混乱和粗野的,是毫无逻辑和道理可言的,是万般不如意的,是叫人不想再经历一回的,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特别温馨浪漫的富有**的感人至深的场景之外。

试想,如果没有Y君的存在,我还有必要来上班吗?

我给了他一包酵母粉,让他发酵去吧。

“周星驰的电影,喜欢看吗?”他稍后问我,把回家的脚步一推再推,迟迟不肯离开办公室,这里有他的头魂。

“嗯,还行吧。”我给了他一个接近于肯定的答案。

“嗤,还行?”他轻轻地讥笑道。

“以前不喜欢,后来喜欢了。”我赶紧小声说道。

他果然把两个耳朵竖起来了,同时把眉头皱了一下。

曲折的东西最吸引人,所以我就把简单的事情给复杂化了,如此一来,他既可以评价前半句,又可以议论后半句。舞台,我已经将它给最大化了,就看他怎么在上边发挥自己的才华了。

“那就是喜欢喽。”他下结论道,针对的是后半句。

“喜欢的人自然喜欢了。”我给了他这样一句话。

他竟然不关心我的前半句,真是太可恶了。

是的,诸如周星驰的电影之类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评价标准,一个平平无奇的暗号,通过它你能快速地区分出谁和你是真正的同类,是有价值的朋友,是值得交往的人,即那个对的人。比如历史上的赵高就深谙此道,把这招玩得炉火纯青,无人能敌。在当时的紧要情况下,他怎样才能快速地把支持自己的人和反对自己的人区分开来呢?仔细想想,指鹿为马就是最高效最直接的办法。众所周知,赵高是个臭名昭著的遗臭万年的大坏蛋,不过他发明的这个办法还是很牛的,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另外,好人其实也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方法,办法是无所谓好与坏的,它是绝对中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