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喷火者与人灯舞(3 / 4)
容了,幸甚至哉,幸甚至哉啊。我真的很有必要像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那样当场发出由衷的惊叹,然后再命人记录下来我的声音,以求实现歌以咏志的美好愿景。
噢,原来所谓的人灯舞,就是一些一看就是庄稼汉出身的临时艺人们用头顶着一个老式的长条板凳,然后在板凳上方立着一个略大一些的人头模型,这个模型其实就是一个倒扣着的老式瓦罐,然后再用一件颜色十分夸张的戏服从外面整个地把人和凳子都罩住,戏服长长的袖子就套在板凳的两头,多余的部分自然地垂下来,头部的瓦罐里再点着一盏灯,瓦罐前头的脸面处描画得比较夸和怪异,看起来确实有点吓人,这当然都是唬小孩子的。
这就是本地人恐吓小孩子时常说的“红眼绿鼻子”。
每个圆鼓鼓的灰黑色瓦罐上面还顶着一个纯黑色的礼帽,这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标志,以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间舞蹈形式。我当然非常尊重这种已然固定的搭配形式,但是却感觉黑色的礼帽和花花绿绿的衣服放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看着很不舒服,今后确实有必要再改进一下衣服的颜色。瓦罐的样子被处理得和西方万圣节上常见的鬼脸南瓜灯一样,看着既有点吓人,又有点可笑,还饱含着一种古朴笨拙的艺术气息,特别符合节日的独特气氛。
我转脸避开景区的部分强光,掏出手机打开度娘简单地看了一下,发现这种地方特色极其浓厚的民间小游戏是起源于薛城区沙沟镇的,属于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化遗产,带有驱邪除怪、祈福求祥、评政论世、友善讥讽等多重意味,千百年来都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节日娱乐方式之一。据说从前人灯舞的表演者在大街上是可以随便吓唬小孩子的,并且还可以随意地抢夺吃的喝的玩的,只要他愿意。当然了,这个时候大家也不会当真恼他的,毕竟这只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游戏,大家图的就是一个开心快乐嘛。
“瞧,你可真像个人灯啊。”要是此刻Y君就在身边的话,甭管是以什么用来掩人耳目的理由呆在我身边,我准会用这句当地的土话好好地讽刺一下他,让他也知道知道本姑娘身上一直都隐藏着的沂蒙山区特有的辣味,即典型北方辣妹子的味道,和南方那个要过河去拜年的娇滴滴的水灵灵的“妹娃”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漫无目的地晃晃悠悠地闲逛了半天,莫名忧郁的情绪也遣散得差不多了,我看着时候也不早了,于是就准备打道回府了,正点进入我所朦胧期待的充满独特诗意的一人世界。弯弯的月亮也依照既定的节奏西沉得更加厉害了,同时继续释放出如水的光华,它似乎很快就要离我远去了,下班的点既然不能推迟到要到来了,它只好静静地向灯火依然辉煌的临山公园投下最后一片恋恋不舍的明光了。
下山时我走的是山坡西面中间大台阶的南边那条窄窄的柏油路,路的两边被打扮得很是漂亮幽静,花花绿绿的形状各异的彩灯松散地挂在青黑色的松树上,不知疲倦地闪烁个不停,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很好,很到位,让人感觉多情的元宵节似乎已经提前降临人间了,有想法的人已经可以提前预谋某些颇有趣味的活动了。柏油路本来已经够狭窄的了,那几乎就是一个单行道,可是路边仍然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其中白色的居多,搞得上上下下的车辆几乎都停在路上,既出不去,也进不来,可见开车来逛临山公园是多么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啊。于是,我更加觉得自己的两条腿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走起路来也不觉得辛苦了。我若有车,绝对不会这样停,也不会停在这里。没有车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幸福,我得意洋洋地如此安慰着自己。
不过,抽空我还是得把驾驶证先拿了再说,毕竟艺多不压身嘛。再说了,这年月汽车都烂大街了,有的家庭都有好几辆车,开车都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了,我要是不赶紧拿个驾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