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重聚(3 / 4)

加入书签

木料过来,也不太方便。毕竟咱们村口的路,跑不了几趟大车,路就跨咧。文海叔,俄是这样想,先派人出去买树苗,把山上头补一下。再有一个,咱们的木工坊,也得适当地减一下生产量,不能再没有节制地生产下去咧。”

苏淮是希望木工坊减产的,不能再让村里靠着这个木工坊吃红利,养活一大帮子的闲人。得把他们撵进城,给城里增加劳动力。

苏淮当然也不会说,再过上十来年,这里就会成为重点保护单位,后来会进一步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到那时候,木工坊就得被迫停业,到时现想生计,那更是难上加难。

与其到时人发懵,不如现在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听了苏淮的建议,吴永贵狠狠地抽了两口烟,然后为难地说道:

“苏淮娃,俄知道你这是为村里好。可是……这个木工坊少挣了钱,不说村里人愿意不愿意,就连咱们村的这个小学校,都不一定能开下去。那样……”

“叔,俄明白。村里的人,一个个不缺手不缺脚的,但是俄听通娃说,外出找散工干的人,十个里面不到仨。农闲的时候,别的村里的人,都能去外边找散活干,咱们村咋就不行?学校的事情好办,俄来解决。依俄看,以后这个木工坊挣的钱,一部分补贴咱们村的老弱病残和实在困难的人家,一部分补贴小学校,其他人一概都不问。”苏淮面无表情地说道。

“这……,这一下子得得罪不少人嘞。”上了岁数的吴永贵,显然胆气也越来越小,顾虑越来越多。

“怕个甚。你不好说,这事俄来办。”此时吴永江站了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为了兄弟,他愿意挡枪。为了子孙万代,他愿意做这个恶人。

苏淮依然用敬佩的眼神,看了一眼吴永江,“永江叔,好汉不减当年勇呀。”

“俄是老咧,可不是死咧。苏淮娃这事说得对,永贵,你不能把捉(犹豫)。”

此时李文海也开口说道:“支书,这事俄和永江一起办。你在后面掌个舵就行。得按苏淮娃说的办,要不然后代子孙得骂死咱们这帮老东西咧。再说咧,咱们又不是不问村里人的死活,真有那困难的,咱们还是补贴他们的么。谅那些人也说不出个甚来。”

“永贵叔,以后我每年给咱们村汇……一千块钱,全部补贴给学校里。你放心,只要有俄在,俄绝对不能让咱们这个学校荒废。这都是咱们的心血嘞,关停了,俄真舍不得。那年吴霞他们回城,走俄那达,俄心里还想,他们都走咧,这学校咋办么。后来知道陈青他们留下来咧,俄这才放下心。”

“不成,不成。俄们哪能要你的钱么。”三位长辈,听了苏淮的话,一齐连连摆手。

“莫麻达,一千块钱对俄来说不算太多。俄还是能想出办法来的。不过咱们可说好,后面选出来的当家人,一定要可靠,不能贪了俄这笔钱。”

三位长辈,不知道该说啥了。答应?凭啥要人家的钱。不答应?这学校咋办么。五个知青老师,没有补贴可咋留下来么。

“行咧,就这么定咧。等再过上几年,咱们村前的大路修好能跑大车咧,就让通娃写信给俄。俄想办法给你们运木料进来。这样,木工坊就能干大,干得更长远。”

三个人听了苏淮这话,都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把村前的大路修起来。

吴永贵甚至想到一件报纸上看到的事,人家郭亮村,十三个人,五年的时候,在绝壁上开了一条路出来。自己这个大湾村,这么多的人,情况也莫人家差,咋就不能开一个宽路出来咛?

————

一轮明月,把大地照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