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偷袭江宁(2 / 5)
你先管好眼前的仗,别想太多。”
云莘兰刚跨出帐帘的脚顿住,回身看向李星群,语气骤然沉了几分:“与其担心那些只会坐收渔利的正道盟,你不如多想想自己手里的兵。”
李星群握着瓷瓶的手一紧,愣了愣:“大师姐这话是什么意思?咱们兵力多,打江宁不是更有把握吗?”
“把握是有了,麻烦也跟着来了。”云莘兰重新走回帐内,在矮凳上坐下,指尖轻轻敲着桌沿,“我从开封过来时,本以为你最多也就剩五六万兵力,没成想你竟招了这么多百姓入伍——现在算上归顺的南疆人,你手里快十五万兵了吧?”
“是十三万。”李星群纠正道,语气也弱了些,“巢湖战后,武二留了五千在巢湖,咱们现在带的是十二万,加上沿途投靠的百姓,凑了十三万。可这不是好事吗?方腊和南疆人倒行逆施,百姓们活不下去,跟着咱们才有活路,兵力多了,才能更快平定战乱。”
“活路是给百姓的,可对你来说,这十三万兵,是烫手的山芋。”云莘兰抬眸,眼神里满是严肃,“你以为朝廷调动四十万兵力守徐州,是随便凑的?那是朝廷能抽掉的全部机动兵力——西北要防着西夏,东北要盯着齐人,京营五万兵守着开封,动不了。现在徐州丢了,残部只剩十万,你手里这十三万,已经比京营还多了,这在大启,叫什么?叫藩镇!”
李星群手里的瓷瓶“咚”地磕在桌角,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他不是没想过兵力多的问题,可总觉得自己一心平叛,朝廷该明白他的心意。可云莘兰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得他瞬间清醒——换做他是赵受益,手握重兵的将领深入腹地,兵力比京营还多,就算没有反心,也会让人忌惮。
帐内陷入沉默,只有帐外风吹火把的“噼啪”声。突然,帐帘无风自动,一道身影悄无声息落在帐中,青色道袍拂过地面,连灰尘都没扬起。李星群和云莘兰同时抬头,见来人是郑秀珍,才松了口气——云莘兰原本按在佩刀上的手,也缓缓松开。
“郑前辈?您怎么来了?”李星群起身让座,心里却有些发紧,他知道郑秀珍性子随性,说话从不绕弯子。
郑秀珍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药膏闻了闻,语气漫不经心:“刚在帐外听见你们聊兵力,倒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李星群,你想不想取代赵家天下?”
这话一出,李星群和云莘兰都愣住了。李星群连忙摆手:“郑前辈说笑了!我怎么会有这种心思?”
“不是说笑。”郑秀珍放下药膏,眼神锐利起来,“你手里有十三万兵,百姓又拥戴你,手里还有那些旁人没有的‘知识’——你能让百姓种高产的玉米,能造威力大的火炮,能治蛊虫疫病,这些都能更好地改造大启。为了百姓,你为什么不能反?”
李星群苦笑一声,坐回凳上:“前辈,我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治理一县一府,我或许还行,可治理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政治家的谋略、统筹全局的能力,我没有。我手底下的人,李助懂兵法,武二善冲锋,云师姐会打仗,可没人懂如何制定国策、如何管理民生、如何平衡朝堂势力。就算我侥幸成功,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大启只会陷入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百姓只会更苦。”
他顿了顿,看着郑秀珍:“我不想做那个让天下大乱的人,也做不了那个一统天下的人。平叛之后,把兵权交出去,让百姓能安稳过日子,就够了。”
郑秀珍盯着他看了片刻,叹了口气:“倒真是可惜了。”
“郑前辈,别再说这些出格的话了。”云莘兰皱着眉,打断两人的对话,“现在该想的是怎么打消朝廷的猜忌,不是讨论反不反。您有什么办法?”
郑秀珍重新恢复了随性的样子,靠在帐柱上:“还能怎么办?藏拙。接下来打江宁,你少带些兵——就带五万老卒,剩下的八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