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重新恢复了龙威的赵受益(2 / 3)

加入书签

待平定战乱后……”话音戛然而止,唯有窗外骤雨砸在芭蕉叶上,噼里啪啦似催命鼓点,而赵受益嘴角勾起的弧度,比夜色更深,更凉。

窗外骤雨砸在芭蕉叶上,噼里啪啦似催命鼓点,而赵受益嘴角勾起的弧度,比夜色更深,更凉。李星群颤抖着双手展开圣旨,明黄的绸缎上,朱红御笔写下的字迹力透纸背,内容却让他瞳孔骤缩——赦免蔡昭姬。

“很意外?”赵受益忽然开口,声音混着雨声愈发缥缈,帝王转身逼近,龙袍下摆扫过李星群僵直的膝盖,“当年她远走,边境局势瞬息万变。如今你崭露头角,东南战局逆转,而她,也该回来了。”

李星群后脊发凉,终于明白为何密函里会详尽记载自己在江南的一举一动。原来从他改良火器、推演兵法的那一刻起,就早已卷入这场精心布局的棋局。圣旨上的赦免二字,看似是恩典,实则是帝王抛出的诱饵,要用这个如同家人蔡昭姬,将他彻底绑上皇家战车。

赵受益看着李星群紧绷的神色,满意地微微颔首,语气忽而变得和煦,像极了关切晚辈的长辈:“许久未见你干娘,正好叙叙旧。”他抬手整了整衣袍,缓步走向门口,漫不经心地叮嘱道,“西北战事紧急,若没别的事,明早就出发。路上保重身体,莫要亏待自己。”话音落下,他的身影已消失在雅间门外,只留下屏风上的游龙图在烛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在无声地嘲笑李星群的无奈与挣扎。

李星群瘫坐在地上,手中的圣旨被攥出深深的褶皱。雅间内的檀香混着潮湿的雨水味,让他一阵眩晕。远处樊楼的歌舞声依旧喧嚣,可他却觉得这声音如此刺耳,像是对他命运的无情嘲弄。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环佩叮咚之声,李师师那温柔又带着几分狡黠的声音响起:“我的星儿,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发呆?让干娘好好瞧瞧……”我的干娘嘞,皇帝还没走呢,你这个星儿要害死人吗?

李师师款步迈入雅间,见李星群神色恍惚地跌坐在地,眸光中闪过一丝疼惜。她抬手示意侍女退下,亲自将描金食盒置于案上,轻声笑道:“瞧你这模样,倒像是被猫儿叼了魂儿去。”声音温婉如春水,带着恰到好处的亲昵。

盒盖掀开,长白山千年老参炖就的鹿胎膏,氤氲着醇厚香气。李师师执起白玉匙,舀起莹润的膏体,柔声道:“长途跋涉最耗元气,这方子最是滋补,快些用了。”她指尖轻托李星群下颌,动作轻柔而自然,将汤药缓缓送入他口中,“这些年在外面闯荡,定是吃了不少苦头,往后若有难处,切莫自己硬扛。”

温热的汤药滑入喉中,李星群只觉一股暖意自丹田蔓延开来。整个夜晚,李师师守在他身侧,不时为他掖好滑落的锦被。侍女们端来的汤药,皆经她亲自试温,确认温度适宜才递到李星群手中。药香袅袅,与樊楼外喧嚣的歌舞声隔绝开来,一室静谧安宁。

在这般悉心照料下,李星群沉寂的内力渐渐复苏。他运转心法,感受着内力如潺潺溪流,在经脉中缓缓流淌,修复着连日奔波与对峙带来的损耗。

第二日破晓时分,晨雾还未散尽。李星群已穿戴整齐,虽仍带着几分苍白,但精气神明显恢复许多。赵新兰在樊楼外等候,见他走来,目光中难掩欣慰。

“星群,可觉得好些了?”赵新兰轻声询问,手按在腰间佩剑上,警惕地扫视四周。

李星群点头致谢:“多亏干娘费心照料,已无大碍。西北战事紧迫,咱们即刻启程前往五台县。”

几人翻身上马,马蹄声打破清晨的寂静。出发前,李星群将吕雁唤至跟前,郑重说道:“开封城学府众多,名师云集,正是求学的好去处。我已与干娘说妥,你暂且留在开封读书,精进学问。”吕雁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坚定地点头:“李大哥放心,我定不负所托,待他日学成,也好助公子一臂之力。”

随着渐行渐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