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分手旅行(一)(1 / 3)
结束排练后加斯帕德没有应邀和巴托利家的人共进晚餐,连好奇过的南茜也没有多留意几眼,他回到了法尔卡斯家在枫丹白露的住宅。
这些地方只能叫住宅,都不是家,虽然有的时候加斯帕德在家族的这些住宅里会过得更加舒坦,或者说随心所欲。
“Fontaebleau”一词由“Fontaebelleeau”演变而来,原意为“美丽的泉水”,现在一般用的是朱自清所译的“枫丹白露”。巴比松(Barbizon)村紧挨枫丹白露森林,也相当于已经融入了森林。这里便是巴比松画派的诞生地。两百年前还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甚至没有教堂邮局和学校,但客店常住满了来这里写生的画家,后来卢梭从巴黎迁居到此地,接着还有《摩特枫丹的回忆》的作者柯罗,画了《拾麦穗的人》的米勒,他们都是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就像枫丹白露宫最初是狩猎场,巴比松村附近也是打猎的好地方,有些富豪隐居于此,村子安静淳朴,一条长街是主干,沿途有许多画廊,据说曾经有的画家寄宿饭店但没有钱付食宿,于是就在墙壁家居上绘画抵资,很多这些十九世纪中后叶艺术家留下的创作痕迹依然保存完好。
白色外墙的别墅隐匿在林间,一幢主楼和两幢侧楼组成开口状,进入花园大门有一口灰砖砌成的井,木质结构在上面搭成牢固的支架,支撑起一个十来岁男孩的石像,石像呈侧卧,一只胳膊被绳索吊起,绳子另一端绑在支架顶端,一只胳膊自然下垂,手指指向井口。
草坪和灌木修整得平坦规正,低矮的树剪出了不同的造型,花园里几盏四面的琉璃灯已经点亮,早春的风是凉的,度过冬天的落叶被风吹起从加斯帕德脚边经过。加斯帕德走在通向主楼的石砖路上,路旁边摆放花盆,现在已经开花,韦克家族成员几幅画作的彩砖版本贴在主楼的一楼墙面,其中有阿奎那的,每幅看去,每一扇窗户和阳台外也都有覆盖整个台面外围的鲜花装饰。
右侧次楼有两层,楼顶是一个花园,有室外弧形楼梯,花园里有凉亭和桌椅,还有一个玻璃书柜,是一个休憩的好地方,楼梯下放置了一个一人高的人形雕塑。
房子原本属于韦克家族,韦克家族毁于世界大战,家中最小的阿奎那被送到了巴托利家,阿奎那的亲姐姐凯瑟琳(Kathryn)嫁进法尔卡斯家,虽然是近百年前的事,而且加斯帕德在家中看见凯瑟琳也一般叫名字,但要带上称呼就是阿姨。
也许身份特殊,年龄不再适应外貌,辈分就会这么乱吧。加斯帕德出生于一九九三年,比柯莱蒂大四岁,是同辈,柯莱蒂叫阿奎那哥哥,凯瑟琳是阿奎那的姐姐,然后是加斯帕德的阿姨,按西方人的习惯只叫名字就方便多了。加斯帕德在中国谛青山待了一段时间,弟子之间熟一点的话私下可以直呼名字,正式场合需要带称谓,加斯帕德这个来进修的法国人也不能例外,有的人虽然比他小,但上山的顺序摆在那儿,师叔师父师兄师姐不要叫错不要叫混,不然可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韦克家族的房子由阿奎那继承,现在属于凯瑟琳,她雇佣了别人来打理,让房子处于随时能接纳人居住的状态。
这几天,加斯帕德和司机,还有几名法尔卡斯家派来为他参加舞会而打点的工作人员就住在这里。
韦克别墅的厨师给他们准备了晚餐,吃过后加斯帕德走到二楼这几天住的房间。
很明显了,巴托利家的柯莱蒂参加摩诺马克舞会,伊凡希望他来做骑士,瑞博也由犹豫变为赞成,结局就是,两家合作给她介绍一个女孩,看能不能发展成女朋友。
围绕在加斯帕德身边那些火辣的姑娘里不是没有第二天早晨醒来在他耳边吹枕头风,希望成为正式女友的,往往遇到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