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项燕归楚2(1 / 2)

加入书签

时间飞逝,转眼已进入冬季。

咸阳城内,寒风瑟瑟,梧桐树上最后一片枯叶,晃晃悠悠飘落在了地上。

大秦学院门前,车马络绎不绝,今年的招贤榜前围满了来自各地的士子与少女,这是去年难以想象的盛况。

《大秦新报》连续一年的宣传显然见效了。报刊亭外,常有人高声朗读最新报道:“医堂女弟子淳于淑以针灸之术救活濒死婴孩”、“女子学院首届学生李嫣然作《星经》三卷”。这些故事像野火般传遍市井巷陌,渐渐改变了人们对“女子不出闺门”的固执看法。

大秦医学院门前,车马络绎不绝。今年的招贤榜前除了各地士子,更聚集了不少少女——这般景象在去年还难以想象。嘉阳公主赢无忧新设的护理学与妇产科急需人才,使得今年女子招生的比例显着提高。

十七岁的医家少女云苓,正是今年被录取的新生之一。清晨,她仔细将银针包收进布囊,对镜系好医学院规定的发带。母亲仍在絮絮叮嘱:“到了学院专心习医,多向师长请教......”云苓知道,这一去,走的将是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去医学院途中,她路过大秦学院高耸的院墙。虽不能入内,但仍可隐约听见里面传来的算盘声响、地理沙盘推演声,甚至偶尔爆发出的争论。

如今的大秦学院,大秦女子学院,除研读经史,还需修习数学推演、物理构造、药物化合等新学。最热闹的莫过于百家讲坛——去年仅有法、墨、农、医四席,今年竟搭起了十余个席棚。

她曾听人说起,名家公孙先生与阴阳家邹生最近正在就“名实之辨”激烈交锋,引得众多学子围观;而纵横家的年轻传人吴恒也因“横强之策”与法家学子争辩不休。

不远处,大秦女子学院的朱红大门前,几名女学生正捧着书卷低声讨论着什么。自女子学院开设与男子学院相同的课程后,这般勤学景象在咸阳街头已不罕见。

“变化真大啊。”云苓听见身旁同行的医学院姑娘轻声感叹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感慨。

云苓不禁转头看去,只见那姑娘正凝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脸上露出惊叹的表情。云苓心中也涌起一股共鸣,她同样对咸阳的巨大变化感到讶异。

“是啊!”云苓在心中默默回应着,谁能想象得到,咸阳在短短几年间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曾经的大秦,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交通拥堵,环境也不尽如人意。然而如今,两层三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整个大秦焕发出勃勃生机。

云苓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这里的生活,那时候的咸阳不如今日,但也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而现在,咸阳变得更加好了,可云苓却觉得有一点点陌生,但更多的是期待。

“这种变化我喜欢。”云苓在心中默默地想道。尽管大秦已经不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但这种变化却让她感到兴奋和激动。这里有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有无数未知的可能性等待着她去探索。

收拾好心情,云苓深吸一口气,然后微笑着对身旁的姑娘说:“没错,这种变化真的很令人惊喜。”

说完,她转过头,继续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心中对未来的学医生涯充满了期待。

医学院的课程远比她想象的更丰富。除了传统的医经、脉象,更有许多前所未闻的新学问。

在解剖教室内,学生们正围着几只麻醉后的兔子。教习仔细讲解着血管分布:“今日学习止血之术,诸位需先熟悉血脉走向。”云苓小心翼翼地执起银针,在兔腿上练习结扎血管。身旁的同窗屏息凝神,互相提醒着下针的角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