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2章 归墟迷途(57)(6 / 9)

加入书签

“赵氏守台”四个字。

突然,沙碛里卷起道沙柱,比之前的沙暴更猛,柱里泛着黑,正是古守脉人赵氏的浊影,手里握着块较大的玉符碎片,对着众人扑来。“用祭灵幡引他!”沈砚大喊,阿娜举起祭灵幡,幡上的戍卒服碎片泛起金光,赵氏的浊影动作顿了顿,像是被同类的守护气息吸引。

苏晚娘趁机撒出盐神玉粉,粉落在沙柱上,沙粒瞬间凝固,浊影的身影显露出来——身着汉时玄甲,甲胄上有箭孔,手里的玉符碎片泛着黑,是浊气缠身的痕迹。水婆用水心镜照向玉符,镜光映出赵氏的记忆:他当年为了保护玉符,被匈奴的箭射中,玉符碎成几块,他抱着碎片死在祭坑旁,临死前还在念“地脉安”。

“他是在找玉符碎片!”卓青大喊,“只要把碎片拼好,放回祭坑,完成镇西台的祭典,他的执念就能散!”众人立刻寻找散落的玉符碎片:阿吉在祭坑旁找到两块,青禾在枯胡杨下找到一块,小鲛人在流沙里叼出一块,最后一块嵌在赵氏浊影手里的断甲上。

沈砚慢慢走向浊影,手里捧着找到的碎片:“你的守护我们记得,玉符我们帮你拼好,镇西台的地脉,我们会守住。”赵氏的浊影盯着碎片,慢慢松开手,最后一块碎片落在沈砚掌心。众人将碎片拼在祭坑中央,玉符瞬间泛起淡金的光,与镇西台的地脉阳气呼应。

阿娜和青禾赶紧点燃霜魂灯,放在玉符旁;卓青将地脉五谷撒在祭坑周围;水婆用水心镜引地脉阳气,注入玉符;沈砚举起青铜箭,箭身的金光射向台顶,驱散周围的浊气。赵氏的浊影看着拼好的玉符,玄甲上的箭孔泛出光,身影渐渐透明,最后化作光粒,融入玉符,台顶的黑霜彻底消散。

镇西台的地脉阳气重新涌动,顺着西极枢纽蔓延,月牙绿洲的沙井泛着淡绿,远处北冥冰渊的方向也传来微弱的阳气回应。众人坐在祭坑旁,沙碛的风变得柔和,带着股古老的暖意。

可就在这时,沈砚怀里的地脉玉符突然发烫,符面映出北冥冰渊的景象:冰渊深处有座“冰脉古殿”,殿内泛着黑的光,正是之前感应到的浊气,殿门刻着“北冥守脉”四个字,门旁的冰柱上绑着个模糊的人影,像是更古老的守脉人,手里握着块与玉符相似的“冰脉符”。

卓青翻开沙母经卷的最后一页,上面有行补写的小字:“北冥冰渊有冰脉古殿,汉时赵氏之师曾守于此,后殿毁于冰灾,守脉人执念化‘冰灵浊魄’,冰脉符碎,需以玉符与冰脉阳气共振,方可唤醒古殿守脉之力。”

沈砚握紧发烫的玉符,看着北冥冰渊的方向,沙碛的风似乎带来了冰渊的寒气。他翻开《东海渔民俗志》,在空白页上添道:“白龙堆镇西台玉符复,赵氏浊影散,然北冥冰渊冰脉古殿现冰灵浊魄,冰脉符碎,西极枢纽需冰脉阳气稳固;需往北冥冰渊,寻冰脉符碎片,唤醒古殿守脉之力,防浊气扩散……”

阿娜将沙母经卷裹紧:“我跟你们去冰渊!白驼族有防冰寒的‘驼毛袄’,能挡冰浊气。”青禾也点点头:“我也去!李道长给的松脂朱砂能做‘融冰灯’,能化冰渊的厚冰。”渔民们也站起身,陈阿公笑着说:“不管是沙碛还是冰渊,我们都跟你们一起,守护的路,哪能少了我们。”

小鲛人跳进沙里,浊海珠的蓝光映出北冥冰渊的路线,冰原的轮廓在远处泛着淡蓝,冰脉古殿的尖顶隐约可见。众人收拾好玉符和祭典道具,牵着白驼,往北冥冰渊的方向走去,沙碛的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镇西台的残影重叠,像是在续写一段跨越千年的守护故事。沈砚一行人刚走出白龙堆沙碛,北冥冰渊的寒气就顺着风裹了过来——远处的冰原泛着淡蓝的光,像块巨大的琉璃铺在天地间,冰脉古殿的尖顶从冰原中央凸起,裹着层厚重的冰壳,远远望去像头蛰伏的冰兽。阿娜裹紧白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