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2章 归墟迷途(57)(1 / 9)
渔船驶离界碑岛第三日,沈砚在船舱里铺开九州地脉图,指尖划过标注的地脉节点——流沙脉、极北冰原、云梦泽、岭南瘴地、嵩山、琅琊台、衡山,七处阳气符在图上泛着光,却在西域和巴蜀两处留下空白。“之前只算漏了西域的月牙绿洲和巴蜀的岷山地脉,”阿吉凑过来,指尖点在月牙绿洲的位置,“这两处是九州地脉的‘西极阳’和‘南极阳’,少了它们,九州全阳就凑不齐,靠近不了浊源碑。”
水婆翻着《水神志》,书页在海风里哗啦作响:“月牙绿洲的守脉人是‘白驼族’,他们有‘绿洲祭’的规矩,每年春分要祭‘沙母’,用白米、白布、白驼奶做祭品,才能引绿洲的阳气;岷山地脉则藏在‘山神洞’里,洞中有‘瘴气浊魅’,得用‘山神灯’才能照透瘴气,灯芯得是岷山松脂混朱砂,灯油得用当地的山泉。”
卓青立刻从行囊里翻出本《九州地脉考》,是之前在沉城盐工墓里找到的孤本,里面果然有两处地脉的记载:“月牙绿洲的沙母藏在绿洲中央的‘沙井’里,阳气凝在‘沙阳玉’中;岷山山神洞的阳气则在‘钟乳阳晶’里,被瘴气浊魅缠在洞底。”
众人商议后,决定先去西域月牙绿洲——那里离黑海之滨更近,收集完阳气后可顺道前往巴蜀。小鲛人趴在船舷边,浊海珠的蓝光映出西域的方向,隐约能看到片黄色的沙海,沙海边缘泛着淡绿的光,正是月牙绿洲的位置。
十日后,渔船抵达西域沙海边缘,换乘白驼族准备的骆驼,往绿洲深处走。沙海的日头毒辣,脚下的沙子烫得能烙穿鞋底,阿吉从布囊里掏出块“沙阳石”,握在手中能驱散热气:“这是流沙脉的地脉石,能暂时挡沙暴,白驼族的人说,最近沙暴频繁,是沙母的阳气弱了,沙暴浊魂趁机出来作乱。”
果然,走了约莫半日,远处突然卷起道黄色的沙柱,沙柱里泛着黑,正是沙暴浊魂。白驼族的向导阿依古大喊:“快躲进胡杨林!沙暴浊魂怕胡杨木的阳气!”众人赶紧牵着骆驼躲进林里,沙柱追到林边,却不敢靠近,只是在外面盘旋,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无数人在哭。
阿依古从驼背上取下个布囊,倒出白米、白布、白驼奶:“得现在祭沙母,不然沙暴会越来越大!祭台要搭在沙井边,用胡杨木做架子,祭品要摆成‘品’字形,还要念沙母祭文。”
沈砚和施伯负责搭祭台,苏晚娘和卓青准备祭品,水婆和海桩翁则在林边撒胡杨木屑,防止沙暴浊魂靠近。小鲛人跳进沙井,浊海珠的蓝光映出井底的沙母——是团淡绿的灵体,正被沙暴浊魂的黑丝缠着,气息微弱。
祭台搭好后,阿依古捧着祭品,对着沙井念起祭文:“沙母在上,弟子阿依古,携九州守脉人,求您赐阳,以封浊源,护我绿洲……”祭文刚念完,沙井突然冒出股淡绿的阳气,阳气凝聚成块淡绿的玉,正是沙阳玉,玉上的黑丝被阳气驱散,沙暴浊魂也渐渐散去,沙海重新恢复平静。
阿依古将沙阳玉递给沈砚,玉身温热,里面凝着浓郁的西极阳:“这玉能引绿洲的阳气,你们带着它,去岷山时或许能帮上忙。”众人谢过阿依古,骑着骆驼离开绿洲,往巴蜀岷山方向走。
又过了半月,众人抵达岷山脚下。山神洞在半山腰,洞口被层浓绿的瘴气封着,瘴气里泛着黑,隐约能看到人影晃动,正是瘴气浊魅。当地的山神祭司李老道拄着桃木杖迎上来,杖头挂着盏熄灭的山神灯:“这瘴气浊魅是浊源碑的浊气引出来的,专缠活人阳气,之前有几个采药人进去,就没出来过。”
李老道领着众人往山洞走,边走边教他们做山神灯:“松脂要选十年以上的老松脂,朱砂得是岷山朱砂矿的,山泉要取洞外的‘灵泉’,三者混在一起煮三个时辰,才能做成灯油。”
众人分工合作:施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