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6章 归墟迷途(51)(5 / 10)
碎玉,指尖抚过上面的纹路,“老辈人说,岱舆山沉的时候,盐神把佩玉掰成三块,分别镇在盐脉、海眼和鲛人居,现在碎玉出血,怕是另外两处也出事了。”
话音刚落,渔港方向传来呼救声。两人赶回时,只见港里的渔船全在摇晃,船眼睛上的白霜又回来了,只是这次的霜是黑色的,像涂了层墨。几个渔民正往船上撒米,可米一沾船板就化成黑盐,其中一艘船的桅杆突然断裂,砸在甲板上,断口处爬满了细小的盐巴鬼。
“是归墟的气顺着海眼上来了!”苏晚娘跃上最近的渔船,用桃木剑挑开船眼上的黑霜,“得重新启眼,还要做‘送王船’,把浊气引回归墟!”她所说的送王船,是闽浙沿海的老习俗,用纸扎的船载着祭品焚化,能送走海上的邪祟,只是仪式繁复,得找懂行的法师。
“天童寺的慧能大师来了!”人群里有人喊。只见慧能大师背着经卷走来,手里拿着个纸扎的小船,“我算到归墟异动,特意带了‘引魂船’来。”他指着港边的空场,“赶紧糊艘大船,今晚子时化船,不然等黑气封了海眼,就来不及了。”
渔民们立刻行动起来,劈竹的劈竹,糊纸的糊纸,苏晚娘负责在船身画符,沈砚帮着写祭品清单,慧能大师则在一旁诵经。陈阿公的儿媳妇剪了对纸人,贴在船首当“水手”,说这样能让船“识路”。到了傍晚,一艘两丈多长的纸船就糊好了,船身画着鱼虾纹饰,桅杆上挂着写有“驱邪纳福”的旗幡。
祭船仪式在亥时开始。慧能大师领着渔民们焚香跪拜,供桌上摆着猪头、公鸡和龙盐,他用毛笔蘸着鸡血,在船眼睛上一点,嘴里念道:“龙睛开光,照见归墟,邪祟尽去,四海平安!”船眼睛突然亮了下,映出海面的景象:文鳐鱼正围着海眼打转,试图挡住黑气。
子时一到,慧能大师点燃火把,扔向纸船。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纸船在火中慢慢化为灰烬,灰烬顺着海风飘向海面,落在海眼的位置,泛起圈金光。港里的渔船不再摇晃,船眼睛上的黑霜渐渐融化,露出原本的黑白分明。
可就在这时,照海木突然炸开道裂纹,沈砚看见归墟深处,本源石上的黑气化作只巨大的手,正抓向巨鳌的背甲,巨鳌发出声长啸,声音震得盐田的盐粒都在跳动。慧能大师脸色凝重:“是‘盐海之主’要醒了,岱舆山沉的时候,它被盐神封印在本源石下,现在浊气把封印冲开了。”
苏晚娘从怀里掏出本泛黄的札记,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幅地图,标注着“鲛人居”的位置:“札记里说,鲛人居藏着第二块盐神佩,只要集齐三块佩玉,就能重新封印盐海之主。可鲛人居在归墟边缘,进去了九死一生。”
沈砚握紧手里的碎玉,碎玉传来阵温热,像是在呼应什么。远处的海面上,文鳐鱼又飞了回来,这次它们的翅膀上沾着金色的光,领头的文鳐鱼嘴里衔着片珊瑚,正是鲛人冢的珊瑚礁碎片。
“鲛人在帮我们引路。”沈砚站起身,把《东海渔民俗志》塞进布囊,“既然盐神当年能封印它,我们也能。”苏晚娘点点头,从柜里翻出件鱼皮甲:“这是我祖上传的‘避浊甲’,能挡归墟的浊气。慧能大师,盐场和渔港就拜托你了。”
慧能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会守着盐母井,你们一定要小心。”他递给沈砚一串佛珠,“这是‘定魂珠’,盐海之主能乱人心智,戴着它能保神智清明。”
两人跟着文鳐鱼往深海走,越往前雾越浓,不过这次的雾带着淡淡的咸味,是盐脉的清气。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文鳐鱼突然往下俯冲,沈砚跟着跳入水中,避浊甲立刻发出淡光,挡住了周围的浊气。
水下隐约可见座珊瑚城,正是鲛人居。只是往日里鲜艳的珊瑚此刻泛着灰光,城门口的鲛人雕像裂了道缝,里面嵌着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