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9章 天墓无极(134)(1 / 10)

加入书签

昆仑山脉的夕阳将雪地染成金红色,总部增援的运输机在临时开辟的雪原跑道上缓缓降落。舱门打开,身着白色防化服的文物保护专家和地质学家抬着精密仪器快步走下,第一时间将装有昆仑镜、青铜圆盘和神脉液的保温箱接入恒温运输舱——舱内温度严格控制在零下五摄氏度,与神宫内部环境一致,防止文物因温度骤变受损。

“冷队,地质雷达检测到冰川裂缝坍塌区域下方仍有能量波动,推测是神脉液残留引发的地质反应。”地质学家老张拿着检测报告走到冷锋身边,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显示裂缝下方三十米处有异常热源,“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小规模冰川融水,威胁下游牧民的草场。”

冷锋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热源区域——那里正是天蝎被掩埋的位置,也是神宫侧门的入口。“需要怎么处理?”他看向老张,眼神里带着谨慎,既担心地质灾害,又不想破坏神宫遗址。

“最好的办法是注射低温凝固剂,让残留的神脉液与冰层冻结成整体。”老张指着运输机上的大型注射设备,“但设备需要深入裂缝下方二十米,可能会触碰到神宫的遗迹结构,需要考古队先确认安全范围。”

李教授立刻召集考古队员,拿出神宫的三维模型与地质雷达图像比对。“裂缝下方十五米处是神宫的废弃通道,没有重要文物,可以作为注射点。”他在模型上标记出一个红色圆点,“我们可以先派微型机器人进入通道探查,确保没有机关后再启动设备。”

陈曦立刻调试好两台履带式微型机器人,机器人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和环境探测器,沿着坍塌裂缝边缘的冰洞缓缓进入。屏幕上实时传回通道内的画面——通道内壁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没有发现机关痕迹,只有少量神脉液顺着冰缝渗出,在地面形成淡蓝色的冰晶。

“通道安全,可以注射凝固剂!”陈曦对着对讲机大喊。老张立刻指挥队员架设注射设备,金属注射管在液压装置的推动下缓慢钻入冰层,精准抵达预定位置。当低温凝固剂注入的瞬间,裂缝下方传来轻微的“咔嚓”声,地质雷达屏幕上的热源波动逐渐减弱,最终稳定在安全范围。

处理完地质隐患,所有人登上运输机返回基地。机舱内,李教授和张岚正围着昆仑镜展开研究——张岚的肋骨经过临时固定,虽然还不能剧烈活动,但仍坚持参与文物分析。她用特制的光学仪器照射昆仑镜表面,云纹在强光下浮现出更复杂的轨迹,与青铜圆盘上的纹路完全咬合。

“这两组纹路拼合后形成的是昆仑山脉的地质剖面图。”张岚指着屏幕上重叠的图像,“你看这里,标注着‘神脉节点’的位置共有十二个,分布在昆仑山脉的不同区域,我们之前发现的神宫只是其中一个节点,其他节点很可能也藏着类似的文物和科技装置。”

冷锋凑过来看向图像,十二个节点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整个昆仑山脉,每个节点旁都标注着上古文字。“这些节点会不会和神脉液的流动有关?”他提出猜想,“如果某个节点被破坏,会不会影响整个神脉系统?”

“很有可能。”李教授点点头,拿出《昆仑古卷》的完整版扫描件,“古卷记载‘十二脉通,昆仑乃安’,说明十二个节点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神脉系统的稳定。黑蝎之前多次在昆仑山脉活动,说不定已经发现了其他节点,只是没有找到打开的方法。”

运输机降落在基地时,夜色已经笼罩昆仑山脉。基地内灯火通明,总部派来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已经搭建完成,恒温恒湿的环境、防辐射的玻璃展柜、高精度的检测仪器一应俱全,专门用于存放和研究昆仑镜等文物。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将昆仑镜、青铜圆盘和神脉液转移到实验室,开始进行全面检测。激光测厚仪显示昆仑镜的青铜材质纯度高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