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3章 尸易无限(218)(1 / 9)

加入书签

从国家文物局拿到楼兰古城专项保护许可时,北京已经飘起了初雪。办公室里,新疆文物局发来的紧急报告摊在桌上——卫星监测显示,近一个月来,楼兰古城核心区周边出现了至少七处可疑车辙,还有三处新的挖掘痕迹,疑似“鬼市”成员正在用金属探测器搜寻文物。

“楼兰古城是汉代西域楼兰国的都城,遗址里藏着大量的丝织品、木器和简牍,这些文物在沙漠干燥环境下保存相对完好,但一旦被盗走,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损毁。”父亲手指在卫星地图上的“三间房”遗址处圈出一片区域,“这里是当年楼兰国的官署遗址,出土过‘李柏文书’这样的国宝级简牍,肯定是‘鬼市’的重点目标。”

胖子正对着电脑查沙漠探险装备,嘴里念叨着:“沙漠里昼夜温差能到四十度,还得防沙尘暴和流沙,这次得把防风沙帐篷、卫星电话和足够的水都带上。”我翻着《楼兰考古报告》,目光停留在一张汉代丝织品残片的照片上——残片上绣着云气纹,和我们之前在尼雅遗址发现的丝绸工艺相似,心里不由得紧了紧,生怕这些珍贵的文物落入盗墓贼手中。

出发前,我们特意去了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找到研究楼兰遗址的王教授。他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遗址三维模型:“楼兰古城现在被沙漠覆盖,很多建筑遗迹只露出顶部,‘鬼市’的人很可能会顺着遗迹的走向挖地道,避开表面的巡逻。你们一定要重点关注‘三间房’西侧的沙梁,那里的沙层薄,最容易被挖掘。”

抵达新疆若羌县后,当地文物局的热合曼局长早已备好越野车和向导。“我们派去的巡逻队昨天在‘三间房’附近发现了两个深约两米的探坑,里面还有金属探测器的痕迹,”热合曼的眉头拧成一团,“现在沙漠里白天温度还在十度以上,正是盗墓的好时候,他们肯定还会再来。”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向导进入沙漠。越野车在沙丘间颠簸,车窗外的胡杨枯木像一个个沉默的守卫,远处的楼兰古城遗址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三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三间房”遗址——残存的土坯墙只剩下半人高,墙体上还能看到当年的木构痕迹,地面上散落着不少汉代陶片。

胖子拿出金属探测器,刚在遗址周边走了几步,仪器就发出“滴滴”的警报声。我们顺着信号方向挖下去,很快挖出一个生锈的铜带钩,上面刻着简单的云纹,是典型的汉代器物。“这附近肯定还有更多文物,”父亲蹲下身,用手拨开表面的流沙,“你们看,沙层里有明显的扰动痕迹,应该是最近才被翻动过。”

我们在“三间房”西侧的沙梁下发现了那两个探坑,坑壁整齐,底部还残留着几根木头——显然是盗墓贼用来支撑坑壁的。热合曼蹲在坑边,拿起一把沙土:“这是‘流沙层’,一旦挖得太深,很容易引发塌方,他们不敢贸然往下挖,所以才只挖了两米。”

为了引盗墓贼现身,我们故意在探坑附近留下“有人在此勘探”的痕迹,然后躲到远处的沙丘后面埋伏。中午时分,沙漠里的温度升到了十五度,阳光晒得人皮肤发疼。就在我们快要失去耐心时,远处的沙丘上出现了三辆越野车的影子。

“来了!”胖子赶紧压低身体,拿起望远镜——车上下来五个男人,手里拿着洛阳铲、金属探测器和撬棍,正是我们要找的“鬼市”成员。他们径直走向探坑,为首的是个高个子男人,脸上戴着墨镜,手里拿着一张地图,不时停下来对照周围的遗迹。

等他们开始清理探坑时,热合曼一声令下:“行动!”我们从沙丘后面冲出去,警方的强光手电瞬间照亮了整片遗址。“鬼市”的人慌了神,想要开车逃跑,却被提前设置的路障拦住。高个子男人见势不妙,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向导刺来,父亲赶紧上前阻拦,却被他划伤了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