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 尸易无限(217)(2 / 9)

加入书签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张局长来到西夏王陵景区。泰陵的封土堆巍峨耸立,周围散落着残碑断柱,在晨光下显得格外苍凉。“泰陵的地宫还没有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史料记载,里面可能藏着李元昊的御用品、西夏文法典和大量的陪葬品,”张局长指着封土堆西侧,“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几个可疑的探孔,深度已经接近地宫顶板,显然是盗墓贼留下的。”

为了防止盗墓贼夜间行动,我们和考古队、警力分成三组,在泰陵周边轮流值守。第三天夜里,轮到我和胖子值守时,远处突然传来轻微的挖掘声。我们悄悄摸过去,看到五个男人正用洛阳铲在探孔附近挖掘,为首的是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手里拿着一张详细的地宫结构图。

“住手!”胖子大喝一声,冲了上去。刀疤男见势不妙,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胖子刺来。我赶紧上前阻拦,却被另一个盗墓贼缠住。就在这危急时刻,父亲和警力及时赶到,将盗墓贼全部制服。

从刀疤男身上搜出的地宫结构图上,详细标注了地宫的入口、通道和墓室位置,甚至还有机关的分布。“这张图太详细了,不像是盗墓贼自己绘制的,”父亲皱着眉,“说不定‘鬼市’背后还有专业的考古人员或者历史学者在提供帮助,这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鬼市”再次来袭,我们决定提前对泰陵的地宫进行保护性勘探。考古队用专业设备对封土堆进行扫描,发现地宫的入口在封土堆北侧的一处残碑开了地宫的入口,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地下。

沿着通道往下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泥土气息。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刻着西夏文的铭文,张局长翻译道:“上面写着‘凡擅入此者,必遭天谴’,显然是当时为了防止盗墓设置的警示。”

走到通道尽头,是一座巨大的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个石棺,石棺周围摆放着大量的文物:有西夏文的经卷、鎏金的铜器、精美的瓷器,还有一把镶嵌着宝石的西夏弯刀。“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张局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尤其是这些西夏文经卷,很多内容在现存的文献中都没有记载,对研究西夏历史和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文物装进特制的箱子里,运出地宫。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上面写着:“西夏只是开始,下一个目标,三星堆。”我心里一沉,赶紧把短信给父亲和张局长看。

“三星堆?”张局长脸色凝重,“那里出土的文物举世闻名,要是被‘鬼市’盯上,后果不堪设想。”父亲点了点头:“三星堆遗址还有很多未发掘的区域,里面可能藏着更多珍贵的文物,我们必须赶在‘鬼市’前面,保护好那里的文物。”

我们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四川广汉。离开西夏王陵前,张局长给我们送了一本《西夏文物图录》:“这本书里收录了已发现的西夏文物资料,说不定能帮你们在三星堆发现更多线索。”

火车驶离银川,朝着四川的方向行驶。窗外的景色从黄土高原变成了平原,我的手里握着那本《西夏文物图录》,心里充满了担忧。三星堆遗址的文物风格独特,充满了神秘色彩,一旦被盗掘,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文物损失,还可能破坏重要的历史线索。

抵达广汉后,我们立刻联系了三星堆博物馆的王馆长。他带着我们来到三星堆遗址的新发掘区,这里已经搭建起了现代化的考古大棚,考古队员正在紧张地工作。“我们最近在三号祭祀坑发现了一批新的文物,包括青铜神树残件、黄金面具和象牙制品,”王馆长指着大棚内,“但根据我们的监测,最近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遗址周边活动,行踪诡秘,很可能是‘鬼市’的人。”

我们跟着王馆长走进考古大棚,三号祭祀坑内,一尊残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