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2章 尸易无限(137)(7 / 9)
颜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黄褐色的。咱们得趁纪南城遗址闭馆后进去,里面的监控是红外的,得用信号屏蔽器把红外信号屏蔽了,再用黑布把监控镜头盖住。”
达来听到要去荆州,眼睛里满是兴奋:“我还没见过长江呢!冬天的荆州虽然冷,但比山西暖和,我肯定能适应。还能帮你们扛抽水机,遇到毒气,我先戴防毒面具探路,保护大家。”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汾酒泛着琥珀色的光,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侯马夜景渐渐安静下来,远处的汾河在夜色里泛着银色的光,寒风还在轻轻吹着,像是在为我们的新旅程伴奏。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从山西的侯马,到湖北的荆州,去寻找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国宝。
火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南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山西的山地,到河南的平原,再到湖北的水乡。远处的长江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纪南城遗址的城墙像一条灰色的巨龙,静静卧在长江岸边。
我抱着装有鸟尊残件照片的盒子,手里攥着防毒面具,心里满是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湖北荆州的楚墓群展开,在那座神秘的楚庄王墓暗坑里,又有多少楚国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揭开,又有多少珍贵的青铜剑和楚简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火车驶入荆州站时,初冬的薄雾正缠绕着长江岸边的柳树枝,远处的纪南城遗址城墙在雾中若隐若现,楚庄王墓所在的南侧区域,几丛枯黄的芦苇在风里摇曳,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江水湿气和泥土味。林浩刚下车就把防毒面具挂在胸前,还不忘检查手里的氮气密封袋:“这荆州的雾也太大了,能见度这么低,咱们走路可得跟着探杆,别摔进江里。楚简要是氧化了就完了,密封袋可得盯紧了,氮气不够就赶紧充。”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又掏出水抽机的滤网看了看,指尖沾了点雾水:“楚庄王墓的暗坑在南侧的‘祭台’候得用塑料铲,别用金属铲,免得碰坏左,龙尾朝右,得先摸龙头的‘眼睛’,再摸龙身的‘鳞片’,最后摸龙尾的‘尖刺’,顺序错了石门缝里就会冒出‘瘴气’——那是地下腐烂物形成的毒气,闻一口就头晕,防毒面具得一直戴着,别摘。另外,青铜剑的剑鞘是木质的,脆得很,拿的时候得托着剑鞘,别让剑掉出来。”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青石板,听着远处长江的浪涛声:“我听到纪南城遗址方向有水泵的声音,应该是考古队在抽墓里的积水。《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楚庄王墓是‘长江龙脉’的分支,暗坑卡在‘水脉’上,地气纯但‘湿煞’重,是江水和青铜生出来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吸潮,朱砂护着楚简不被虫蛀。而且祭台的‘土层’里有‘陶片’,是楚国的日用陶器,挖的时候别碰碎陶片,不然会留下痕迹,被景区的人发现。”
我们在纪南城遗址附近找了家临江的民宿,民宿老板是个荆州本地人,姓周,以前在长江边打渔,对楚墓群的位置很熟悉:“楚庄王墓晚上六点闭馆,闭馆后会有保安在遗址区巡逻,他们八点会到江边的茶馆喝茶,你们可以那时候去。而且暗坑的祭台旁边有棵‘老樟树’,树干上有个树洞,里面藏着一把旧铁锹,是以前考古队落下的,你们可以用那把铁锹挖,省劲多了。”
周老板还给我们煮了一壶姜茶:“喝这个能祛湿气,你们每天喝两杯,去墓区就不怕受潮了。另外,老樟树的树根扎到了祭台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一边等雾散,一边准备装备:林薇从县城的五金店买了两卷防水布和几包大号氮气密封袋,还借了两台便携式毒气检测仪;林浩网购了几把塑料铲和一卷细钢丝绳,钢丝绳能把青铜剑吊上来,避免直接用手抬;老烟枪则把龙纹锁的“龙头、龙身、龙尾”刻在木头上,让我们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