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章 尸易无限(134)(3 / 9)

加入书签

还有文物需要保护,再远再险的路,我们都愿意走。

老烟枪点燃烟锅,深吸一口,烟圈在灯光下慢慢散开:“走!明代的宝贝咱也得护着!不过这次,可得带够隐蔽的装备,定陵游客多,咱们得伪装成游客,别被工作人员发现。而且地宫的监控多,得带些信号屏蔽器,屏蔽监控信号。另外,暗格的机关是明代的‘榫卯锁’,得找到榫头的位置,慢慢撬开,不能用蛮力,不然会损坏文物。”

林浩已经开始收拾背包,把明代的地图塞进包里:“我查了,定陵地宫的后殿在‘玄宫’的最里面,暗格在‘棺床’的趁闭馆后进去,早上开馆前出来,别被人发现。”

腾格尔放下马头琴,笑着说:“我还没去过北京,正好去看看!我会骑马,北京的平原路我也能走,还能帮你们扛装备,遇到危险,我还能用蒙古刀保护大家。”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马奶酒泛着淡淡的乳白色,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草原夜色宁静,远处的敖包在月光下泛着银光,马头琴的余音还在空气中回荡。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从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到北京的昌平,去寻找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国宝。

火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东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内蒙古的草原,到河北的平原,再到北京的城区。远处的燕山山脉在阳光下泛着绿色的光,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我摸了摸怀里的防水袋,里面装着我们这次冒险的收获,又看了看身边熟睡的伙伴,心里充满了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展开,在那座神秘的万历定陵地宫里,又有多少历史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揭开,又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火车驶入北京昌平站时,初春的阳光正透过云层洒在站台上,远处的燕山山脉泛着淡绿,十三陵水库的水波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松柏香气。林浩刚下车就摘掉了防风镜,笑着说:“终于不用裹得像粽子了!昌平的温度比草原舒服多了,就是定陵游客多,咱们的伪装得做足,别被工作人员看出破绽。”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又掏出信号屏蔽器检查了一遍:“定陵地宫下午五点闭馆,晚上八点工作人员会巡逻一次,咱们得在闭馆后进去,巡逻前找到暗格。而且地宫的监控有红外功能,屏蔽器得选能防红外的,再带些黑布,把可能反光的装备包起来。另外,棺床不能用蛮力,不然会惊动报警器。”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地砖,听着远处的游客喧闹声:“我听到定陵方向有钟声,应该是景区的古钟。《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定陵是‘天寿山龙脉’的核心,地宫卡在‘阳脉’上,地气纯但‘阴煞’重,是陪葬的金银器生出来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镇煞,朱砂驱邪。而且地宫的‘后殿’有‘回音机关’,说话声音太大就会触发警报,咱们得用手势交流,别出声。”

我们在定陵附近找了家民宿,民宿老板是个退休的文物局工作人员,姓赵,听说我们要找定陵地宫的暗格,压低声音说:“定陵地宫的后殿棺床格的入口在棺床的‘汉白玉’地砖报警器连在文物局的总控室,你们得小心,别碰到底部的压力传感器。”

赵老板还给我们画了张地宫的路线图:“从地宫入口到后殿有三个拐角,每个拐角都有监控,屏蔽器得在第一个拐角就打开。而且后殿的地面有防滑垫,你们掀开地砖时得把防滑垫慢慢卷起来,别留下痕迹。”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忙着准备:林薇从户外用品店买了四台防红外的信号屏蔽器和几卷黑布,还买了几件印有“景区维护”字样的马甲,用来伪装成工作人员;林浩网购了几根细铁丝和一把微型手电筒,手电筒的光只有米粒大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