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5章 尸易无限(130)(3 / 7)

加入书签

千里之外,而且赵佗墓据说藏在越秀山的“象岗”还是决定去。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再远再险的路,我们都愿意走。

老烟枪喝了一口梅子酒,笑着说:“走!南越国的宝贝咱也得护着!不过这次,可得带够防水银的装备,水银有剧毒,得买些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还得带些硫磺,硫磺能中和水银的毒性。而且赵佗墓里可能有‘水银机关’,一碰到就会喷出水银,得带些木板,铺在地上能挡住水银。”

林浩已经开始收拾背包,把南越国的地图塞进包里:“我查了,越秀山附近有个‘南越王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专家,咱们可以找他们了解赵佗墓的情况。而且博物馆附近有个村子,村里的老人知道些越秀山的老路子,能当向导。”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梅子酒泛着淡淡的粉色,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喜洲古镇渐渐安静下来,远处的苍山在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洱海的水波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从云南的苍山,到广州的越秀山,去寻找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国宝。

火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东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云南的山地,到广西的丘陵,再到广东的平原。越秀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我摸了摸怀里的琉璃盏,又看了看身边熟睡的伙伴,心里充满了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广州的越秀山深处展开,在那座神秘的南越国赵佗墓里,又有多少历史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揭开,又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火车驶入广州站时,湿热的风裹着木棉花的香气扑面而来,与云南苍山的清爽截然不同。林浩刚走出站台就解开了外套扣子,擦着额头的汗:“这地方也太潮了!难怪赵佗墓里有水银河,地下肯定全是湿气,咱们的防护服得选防水的。”

老烟枪把硫磺包塞进背包,又检查了一遍防毒面具的滤毒盒:“水银这东西邪性得很,挥发的气体能毒死人,防护服不仅要防水,还得防渗透。而且赵佗墓藏在象岗得带些长木板,铺在地上探路。”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瓷砖,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象岗是‘藏水聚财’的格局,赵佗墓正好卡在‘水脉’上,水银既防盗又能防腐,但也让墓里的‘阴气’和‘毒气’混在一起,得带些‘艾草香囊’,挂在身上能稍微驱邪。”

我们在越秀山附近找了家客栈,放下行李就直奔南越王博物馆。馆里的李教授研究赵佗墓多年,听说我们要寻找赵佗的真身墓,先是叹了口气:“现在发现的南越王墓是赵胡的,赵佗的墓至今没找到。古籍记载他的墓‘藏于越秀山,以山为坟’,象岗西侧的‘坡山’可能性最大,那里的地下水位高,很可能有水银的痕迹。”

李教授还给我们看了一份清代的《广州府志》复印件,上面画着坡山附近的地形:“坡山有个废弃的‘防空洞’,是抗战时期挖的,可能连通着赵佗墓的秘道。你们要是进去,一定要注意通风,防空洞里的空气可能不流通,还得带些一氧化碳检测仪。”

离开博物馆后,我们开始采购装备:林薇从劳保用品店买了四套重型防护服,能防化学腐蚀,还买了四台一氧化碳检测仪;林浩网购了十块长木板和两把工兵铲,又买了一大桶硫磺粉,说能中和少量水银;老烟枪则找铁匠铺打了四把“探杆”,杆头裹着铜片,能检测水银的位置;我和瞎子去坡山附近的村子找向导,找到了一个叫“阿强”的老人,他年轻时在防空洞附近放过牛,熟悉里面的情况。

阿强穿着短袖衬衫,手里拿着一把蒲扇:“那防空洞入口在坡山的老榕树‘积水潭’,水又脏又臭,你们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